為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深化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滿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現實需要,近年來,陜西省安康學院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形成了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培養體系,為推動大學生創業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思創融匯:深挖雙創思政元素
“思創融匯”是以大思政、大視野、大情懷引領雙創教育,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導向,促進科技創新與創新創業深度融合。
學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勉勵同學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持續引導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努力做到學思融合、知行合一。
注重培養大學生開創性的思想、觀念、個性、意志、作風和品質,提升激情、積極性、適應性、領導力和創業精神素養,提高創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建設為重要抓手,發揮“秦創原”“眾創空間”等創新驅動平臺的引領和成果轉化孵化作用,在賦能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新活力新通道,切實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校園孵化和實踐演練中立德樹人,持續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與安康學院“艱苦創業、團結奉獻;守正創新、追求卓越”精神的契合度。
專創融合:全面融入專業課程
“專創融合”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教師和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方面,學校面向大學生開設創業基礎、創業管理、創業案例、創新思維等方面的創新創業必修課或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
另一方面,不斷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形成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推動素質教育與知識教育、能力培養和素質養成有機結合,逐步由從業就業教育轉向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先后獲批陜西省一流課程、陜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陜西省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等項目。
賽創融通:學練賽創互相促進
“賽創融通”是以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牽引,拓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賽道,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全面納入第二課堂成績單管理。
學校實施“學練賽創”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方式,即學生進行線上自學、課堂創業模擬路演、課后作品打磨并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 創意 創業”挑戰賽、“學創杯”創業模擬大賽等各級各類賽事,與全校、全省、全國學生“同臺”競技,以學促教、以練促學、以賽促創。
學校通過各類形式的創新創業大賽,努力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興趣,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創新性實踐,培養大學生勇于開拓和敢于創新的精神。學校學生先后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等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培創融貫:貫通創新創業一二三四課堂
“培創融貫”是將大學生創新創業一二三四課堂相貫通,構建從知識培養、模擬賽練、校園孵化、社會實踐等大學生創新創業完整鏈條,打通大學生創新創業“最后一公里”。
運用第一課堂培養學生創業精神。通過課前數據測試,了解學生關注的創業知識點,找到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線下教學只講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講深講透重點問題。通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創意交流等形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業精神和誠信品質,讓學生在創業課程中學會學習、溝通和感恩。
運用第二課堂訓練學生創業思維。支持創業聯盟社團、創新創業協會、創新思維訓練營在校園舉辦各種形式的創業訓練或模擬活動,通過系列賽事提高學生創業實踐能力。
運用第三課堂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學校與外界大學生創業協會、青年創業協會、優秀企業等社會組織共同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創客空間、大學生創業園等社會優質創業平臺,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創業技能。
運用第四課堂提高學生創業認知。通過網絡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以豐富的線上資源、網絡信息等為學習內容,重點利用中國大學MOOC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搜集和整理網絡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生創業認知和學習能力。
經過多年的思創融匯、專創融合、賽創融通及培創融貫,協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安康學院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成效“七個轉變”,即從被動式學習轉變到主動式學習,從單人授課轉變到團隊授課,從教室封閉學習轉變到開放式學習,從注重教材學習轉變到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從線下學習轉變到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從教師為中心轉變到學生為中心,從第一課堂轉變到一二三四課堂融合,培養出“敢闖、會創”的應用型人才,有效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促就業工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