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西安市教育局主辦,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未央區教育局及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協辦,西安錦園學校承辦的“西安好課堂 助力西安‘名校+’”系列活動暨第十四屆“錦園之秋”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舉行。此次活動旨在落實新課標理念,推動素養導向的教學改革。
西安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綱,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解慧明,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局長王細芳以及來自西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教育專家出席開幕式。活動現場,錦園小學學生通過節目“美術走秀表演”和情景劇《花月入詩醉長安》,表達了對校園生活的熱愛和對民族文化的自信,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情景劇《花月入詩醉長安》
解慧明表示,希望教育工作者以此活動為契機,加強研討交流,探索學科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徑,構建創新課堂新生態,為西安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西安錦園學校校長樊鎖強在致辭中,強調了學校在課程體系和課堂創新上的努力。
王綱表示,西安“名校+”和“西安好課堂”作為西安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已獲得廣泛認可并取得顯著成效。他強調,教育的核心在于課程和課堂,倡導回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學校與家庭教育,培養“身體好、思維好、習慣好”的學生。他提出,教育的發展趨勢需要關注五個方面的引領:高質量、專業化、教育價值、創新和數字化,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能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以滿足新時代的教育需求。
活動中,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鄭鑫以“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為題開展講座,強調了學科學習和跨學科學習并重。
足球團體操
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成果展示
與會嘉賓還觀賞了錦園小學學生表演的百人啦啦操和足球團體操。隨后,7個分會場分別進行了涵蓋小學英語、勞動、體育、美術(書法)及中學數學、英語、體育7個學科的14節教學研討活動。錦園學校的14位教師展示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成果,如小學英語分會場的英語與道法、英語與科學融合課,小學勞動分會場的非遺文化傳承課,中學體育分會場的校園花球啦啦操套路與音樂相融合的課程等。市、區教研員對課例進行點評,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活動最后,嘉賓為授課教師頒發了榮譽證書,鼓勵他們繼續探索跨學科主題學習。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錦園學校在課程體系建設和課堂創新方面的探索和實踐,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學習機會,為更多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