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科技處秉持“四個堅持”的管理服務理念,立足科技工作主責主業,聚焦教師發展主體主線,多措并舉、精準施策,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在此基礎上,學校圍繞人才培養中心工作,深化教師發展的科教協同、教育教學的科教融匯、資源條件的科教共享、體制機制的科教同構,著力提高學校人才培養水平與質量。
以科研項目帶動提升教師創新能力
設立校級科研項目。為提升青年教師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培育和扶持具有良好前景的科研項目,科技處每年編制項目指南,進行校級科研項目的申報、評審和立項工作,2022-2024年,共設立校級科研項目131項。明確項目申報條件要求,項目類別設“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根據《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科研項目管理辦法》《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給予重點項目1萬元、一般項目0.5萬元資助。
科技創新實驗室
建設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為鼓勵和支持學校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創新,凝聚并穩定一批優秀的科技創新群體,探索與實踐“需求引導下的有組織科研”新形式,2022—2023年,學校共立項建設校級科技創新團隊9個,2024年的團隊申報工作正在進行。依據《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科技創新團隊管理辦法》,每個團隊建設期為3年,每年資助經費不少于2萬元。經過幾年建設,學校已成功孵化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獲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
以經費資助激發教師科研動力
設立配套經費、自籌經費、科研獎勵、人才引進啟動費和省專項經費,以推進科研服務教學、服務學科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配套經費用于校級科研項目資助和校級科研平臺團隊建設,資助各級各類縱向科研項目,以及支持《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論壇》;自籌經費主要用于資助廳局級以上無經費支持的一般縱向科研項目、重點科研平臺項目、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申請資助;科研獎勵主要用于獎勵科研成果、獲獎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科研平臺團隊等;人才引進啟動費主要用于院士專家團隊、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的科研啟動;省專項經費主要用于支持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等共享科研平臺建設,為教師提供更豐富的育人平臺,促進科教資源共建共享,并將科技資源有效拓展為人才培養條件。
以活動提高師生科研能力和學術視野
為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和水平,近年來,科技處開展了“高質量專利申請”等專利業務知識培訓,策劃設立了“人文社科學術期刊論文寫作方法”“健康文化與知識”“文化與藝術”等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沙龍。2023-2024年共舉辦科技學術報告講座40余場,師生參加人數3029人次;每年對新進教職員工進行“科研管理制度”“科技工作概況”等專項培訓,幫助其盡快適應并精準確立自身的科研定位與方向。
為繁榮學校科技學術文化、開闊師生視野、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學校每年舉辦高端學術論壇:第四屆傳承與創新——中藥現代化與產業化發展論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段金廒教授團隊聘任儀式與學術論壇、第七屆西咸發展論壇,2024年第五屆中藥現代化與產業化發展論壇也將于11月中旬舉辦。5年來,學校連續舉辦高層次學術活動10余場,展現了學校的辦學成就與科研實力,對推動專業建設和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發揮了一定作用。
以科研服務教育教學,強化教師科教融匯能力
為引導和支持教師把科學思想、科技方法、科技成果及科技資源應用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科技處出臺《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科研育人實施辦法》和《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實施辦法》,2023年和2024年分別開展“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典型案例征集與優秀典型案例評選活動”。2021-2024年,教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施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案例211項,其中具有示范作用的優秀典型案例44項、具有推廣價值的典型案例53項,編輯《優秀典型案例匯編》2部。
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
為在全校營造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氛圍,科技處組織開展“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案例申報經驗分享暨宣講會”,以強化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理念,交流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經驗,進一步鼓勵與支持科研人員凝練科技工作服務教育教學創新成果、助力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以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增強教師科研能力
2017年,學校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和陜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設站單位。一直以來,學校不斷夯實教師隊伍建設和研究生人才培養基礎工作,整合學科資源、拓展學科平臺、提升整體實力、加強師資培育,確保全面滿足碩士研究生培養需要,切實保證碩士學位授予質量。截至目前,學校共有4位教師先后成為陜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導師,參與研究生培養工作的教師達30余人,聯合培養研究生共20余名,目前在校研究生8名。
以制度創新激發教師產學研潛能
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融入陜西省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廣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加快推進落實秦創原有關重點工作的要求,學校扎實做好“三項改革”工作,制定了《陜西國際商貿學院“三項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陜西國際商貿學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試行)》等管理辦法,《教師職稱評定辦法》對教師職務科技成果和技術轉移人才進行單列評價,推進教師產學研能力持續提升。3年來,學校承擔橫向科研課題359項,科研項目到賬經費4547.137萬元;為政府提供重大咨詢報告3部;授權專利及著作權登記126件,實現專利技術轉讓3項;承擔地方政府委托的多項培訓服務及競賽服務,收入經費513萬元。
以協會、學會工作豐富學校科技文化生活
近年來,學校科協、社科聯工作得到了省市科協、社科聯的廣泛認可。2022年,學校科協組織參與的科普創作作品獲得優秀組織單位及個人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優秀作品指導教師3人;在2023年陜西省科普講解大賽中獲咸陽市預賽二等獎1項、省科普創作作品征集大賽優秀獎1項。這些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廣大師生對科學普及的認識,激發了濃厚的科普創作興趣,促進了學校科普創作隊伍建設,豐富了學校科技文化生活。
科技創新團隊
經過多年來的探索實踐,學校教師科研能力明顯改善,科研競爭力持續提升。“十三五”以來,學校獲批省部級以上縱向科技項目9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85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論文503篇,其中SCI論文108篇、CSSCI/CSCD論文137篇;出版學術專著79部;授權專利及著作權登記515件,其中國家發明專利25件、國際發明專利3件;榮獲廳局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9項,其中省科技成果獎2項、陜西高校優秀成果獎10項。5年來,承擔橫向項目400多項、到賬經費4000多萬元。2021年以來,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9項。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