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淮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將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圍繞“黨建引領+”工作格局,聚焦建成“雙高計劃”學校、創建全國優質技工院校、爭創職教本科三大目標任務,扎實推進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堅定理想信念 鑄牢思想根基
加強理論學習提升黨性修養。學校黨委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堅定政治信仰、提升綜合素養;建立“我為師生辦實事”長效機制,6年來為師生辦實事220余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學習力+思考力=能力”理念,以學習力助力內涵式發展。
構建“大思政”格局,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學校順利通過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試點院系總結驗收,獲批安徽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1項、教育部課程思政名師8名、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9門。獲批省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1支,“雙向四維”思政課綜合教學改革實踐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批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計劃項目2項,思政育人能力得到提升。學校堅持領導干部上講臺,書記、校長帶頭為大學生講思政課,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弘揚主旋律,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學校全面改版學校網站,構建新媒體矩陣群,拓展新媒體宣傳手段,重點做好黨中央重要會議精神、重大決策部署等主旋律宣傳,增強網絡育人能力;外宣力度逐漸加強,取得一定的社會效應;成立宣傳思想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宣傳思想工作管理辦法》《宣傳陣地管理辦法》《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實施辦法》等制度,守牢意識形態陣地,體制機制日臻完善。
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袁愛清為大學生講思政課
堅持固本強基 夯實黨建基礎
強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學校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全校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建立黨建工作日常查訪、月度評分、學期督導、年度考核制度,強化過程管理,結合線上+線下檢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年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和創先爭優工作的開展情況。
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學校每年舉辦書記、組織員、黨員干部培訓班;組織支部書記參加全國網絡培訓,提高黨務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6年來,學校發展黨員203名,評選學校先進黨支部14個,表彰各級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師德師風先進個人、優秀輔導員200余人次。
召開高質量發展暨創先爭優表彰大會
推動黨的建設與業務創新相融合,持續凝練“支部品牌”。學校以提升基層組織戰斗力為重點,穩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圍繞“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選題立項,深入開展黨建工作品牌建設,以優秀的黨建工作成果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推進教育品質與效益的提升,挖掘、培育好學校的黨建培育庫、示范庫,學校黨委品牌《融黨建·育人才》入選淮河能源集團公司黨建品牌培育庫。
提升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水平。學校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強基礎、提質量、創品牌”三年行動(2022—2024年),創星級黨支部,積極申報“樣板黨支部”和“標桿院系”,爭創全省高校黨建“雙創”典型;開展“三會一課”質量提升活動,總結活動推進中的有益探索和特色做法,實現互學互促,全面提高“三會一課”質量;開展后進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行動,以先進支部幫扶后進支部,共同進步;通過狠抓支部書記的黨建述職評議和支部分類定級工作,加強對“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和指導,規范組織生活程序,確保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得到充分激發;實施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設“雙帶頭人”工作室,把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新時代高校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中堅骨干力量,引領帶動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學校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精神,糾正“四風”,開展“全面清底、全面整改、全面規范”專項行動,加強各級黨組織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開展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制定《淮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切實落實“一崗雙責”,構建“大監督”體系;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清單,加強全過程監督,以“清單+閉環”管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文化啟智潤心 提升育人功能
學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將文化建設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學校組織新生參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校史館、煤炭史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如淮河能源集團黨性教育館、淮南市及周邊革命遺址遺跡、紀念館、博物館等資源,聚焦紅色革命教育特色文化、煤炭工業特色文化、地方非遺特色文化三大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凝練校園文化品牌;深入打造高質量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學生在安徽省大學生運動會、中華經典誦讀、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學生詩文朗誦、科普創意等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學校連續獲第二屆安徽省文明校園、第三屆淮南市文明校園以及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首屆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營造了“文明促進發展、價值引領育人”的氛圍,發揮精神文明建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作用。
建設師德師風 鍛造育人隊伍
學校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增強教師的學識和人格魅力。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通知》,通過組織全體教師參與暑期“師德集中學習教育”網上專題研修,結合“三會一課”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舉辦師德師風專題講座,開展師德師風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對師德師風情況進行全面查擺整治等專項活動,督促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規范教學行為。
邀請專家來校作專題報告
學校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傳幫帶、公開課、座談會等形式,在教育教學方面給予青年教師充分指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6年來累計引進高學歷、高技能人才200余名,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教師學歷結構得到改善;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到高校參與畢業生校園招聘會并開展現場招聘,以滿足學校的快速發展對優秀教師人才隊伍的需求;嚴格準入制度,開展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加強新入職教師試用期考核,切實把好教師行業準入“第一關”。
接下來,學校將通過深挖特色、服務煤炭行業,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為社會發展、行業進步、集團公司轉型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