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善課堂”活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開展活動,近200位小學數學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來自廣西各地市的鄉村教師代表,參加了該活動的觀摩學習交流。“致善課堂”是桂林學院和桂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共同搭建的、引領鄉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學研究與展示平臺。
活動上,桂林學院引領鄉村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借助“致善課堂”平臺,利用團隊成員開發的智慧職教云國家級小學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小學數學實驗》課程數字資源,推廣了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實驗教學能力提升與實踐研究》的教學研究成果,展示了“數字化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實驗教學”優秀課例,引領鄉村小學數學教師提升實驗教學能力。
桂林學院教授蔣曉云主持2024“致善課堂”開幕式
在優秀課例展示環節,桂林市靈川縣第三小學教師王昕、徐娟,桂林學院師范生李展英、陳梓珊,桂林榕湖小學教師王麗芳,玉林市陸川縣第二小學教師鐘玉燕等教師,進行了11節數學實驗課的現場教學,讓學生利用實驗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驗證等過程,在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形成數學知識體系。
王昕的數學實驗教學研究成果展示課《密鋪》
在專家講座環節,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李織蘭、靈川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蘇延春、珠海市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陳艷,分別作了題為“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小學數學實驗》課程資源建設與利用”“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實驗教學能力提升與實踐研究’成果介紹”和“小海螺以優質的數字化資源助力小學數學實驗教學水平提升”的專題報告。桂林學院教授蔣曉云在“基于信息技術的探索型小學數學實驗教學設計與實施”主題報告中,提出了探索型小學數學實驗教學模式,分享了使用這個教學模式獲得全國和自治區教學能力大賽獎項的教學設計和視頻。
李織蘭作專題報告
據悉,桂林學院引領鄉村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主動對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基于“服務基礎教育、反哺師范教育”的理念,開展引領民族邊境地區鄉村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十多年區域探索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教師團隊主持人蔣曉云的《“以文‘化’人”水平提升的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建構與實踐》,獲得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入選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優先推廣教學成果項目。《汲民族“巧”智慧,融鄉間“真”情境:提升民族地區小學生數學素養實踐探索》獲得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團隊重點打造了20名特優專家型小學數學教師,大部分教師晉升為正高級教師;帶動數百名鄉村骨干教師參與,造就了一支優秀的鄉村小學數學教師隊伍。這次活動的舉辦,為地方院校服務鄉村基礎教育,引領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