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教育需求的升級,內蒙古包頭市少年宮努力構建“123+N”的新發展模式,即緊扣“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包頭校外教育中心,辦好百姓滿意的少年宮”一個總定位;充分發揮“一基地”“一站所”兩個作用;打造“藝術團”“科學院”“課后服務”三個示范品牌;做優做強科普教育、國防教育、普法教育、心理健康、飲食健康等N個青少年公益活動項目,努力把市少年宮打造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學習的家園、夢想的田園,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一基地、一站所”彰顯校外教育社會效益
包頭市少年宮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開展經典潤鄉土幼兒園教師普通話能力提升培訓
“一基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包頭市少年宮自2020年獲評首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后,便以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己任,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基固本。少年宮積極聯合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高校、文聯、非遺以及行業協會等專業機構,建設首席專家、骨干教師、普測輔導員為一體的梯次師資隊伍資源庫。通過專家線上公益講座、線下會客聯動,少年宮年累計服務教師800余人,培訓書法教師及書法愛好者2300余人,受益學生5.18萬人。協助包頭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市教育局開展全市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學校”創建認定,達標率為89.63%。同時,抽調專家赴10個旗縣區開展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
“一站所”為未成年人成長保駕護航。包頭市少年宮充分發揮包頭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的作用,積極構建中小學心理健康分級工作機制。劃置專門場地200平方米,配設接待、咨詢、測評、宣泄、體感音樂放松、沙盤等功能,提供學生日常心理健康咨詢、減壓、疏導、宣泄和自我認知能力調節等服務。通過上下聯動、項目帶動、制度驅動,少年宮逐步形成了以站“點”為中心,職責明晰、分工明確、校內外互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舉辦全市中小學“危機干預視角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題講座,500多名教師參加培訓;在全市中小學范圍內開展“心理健康知識進校園”巡講活動,目前共舉辦心理健康公益講座12場;制作并錄制14期心理健康開學第一課知識普及課程,通過《心理健康云》開設并錄制完成心理健康微視頻課程100期;“周末公益咨詢室”2024年共開展23期咨詢服務,接待來訪家庭100多組,接待來訪電話500多人次,接聽預約電話200多個,整理書面存檔材料200余份。
“三品牌”引領校外教育新航標
云?雀藝術團綻放藝術華彩。藝術團成立于2016年,由少年宮內經驗豐富、專業精湛的教師作為骨干力量,從培訓班里層層選拔出學員組建而成,10年間先后培養出8000余名優秀學員,成為包頭市少兒藝術領域領軍者。
云?雀藝術團合唱團學員參加中央電視臺“七巧板”欄目錄制
云?雀藝術團在成立之初就獲得了第二屆 “陽光?夢想”中小學合唱、器樂(團)大賽的金獎以及優秀組織獎;同年,合唱團在第十五屆全國校園春節大聯歡上海專場活動中奪得桂冠。此后,藝術團在國內各大魅力校園合唱節、舞蹈展演的舞臺上獲獎,在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的各類藝術賽事中獲一等獎,還多次登上包頭大劇院、央視等舞臺,展現包頭少年兒童蓬勃向上的朝氣與超凡脫俗的藝術才情。
今年,云?雀舞蹈團赴新加坡,在中新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的舞臺上展示了自己的風采……藝術團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才華的高端平臺,更通過各類演出和公益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為城市文化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青少年科學院的精彩課堂
青少年科學院培養創新人才。包頭市少年宮在推動學科均衡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一方面,青少年科學院致力于探索促進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等方面協調發展的實踐路徑;另一方面,青少年科學院引進優質教師團隊,重塑課程架構,開發機器人、AI模型、圖形編程、航模等前沿科技課程。青少年科學院為全市少年兒童提供了實踐科學理論的場所,孩子們可以在科學院進行驗證和應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接觸到最前沿的科學思想、參加各級各類科普活動。
課后服務模式在全區普遍推廣。包頭市少年宮深入調查研究、創新思路方法,積極與學校對接,推出了課后服務項目,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課后服務效能,打造從“菜單式”到“團餐式”再到“樂團整建制式”一系列的創新服務方案,豐富服務內容,滿足不同學校、學生、家長的需求。1.0方案提供菜單式課后服務。2021年秋季開學初,少年宮派師資進駐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志愿活動,精心選取科技、音樂、舞蹈、美術、語言等57個專業課程、66名專業教師,積極與各中小學校對接,為其提供“菜單式”服務。學校通過“點單”課后服務教師,充分融合本校特色開設個性化課程,促進課后服務與學校特色的有機結合。
2.0方案將“菜單式”升級至“團餐式”服務。2022年春季學期開始,與九原區沙河第三小學開展“團餐式”課后服務項目。將器樂、美術、科技、綜合四大類別,揚琴、古箏、馬頭琴、二胡等25個社團課程,以“團餐式”整體打包進入學校,幫助學校組建藝術社團、滿足學生多種需求。
3.0方案將“團餐式”升級至“樂團整建制式”服務。2022年秋季學期,本著“一區一校一品牌”的原則,少年宮再次升級課后服務效能,組建了民樂團和管樂團,并分別讓兩支樂團與內蒙古科技大學實驗小學和昆區包鋼二十五小對接,幫助兩所學校整建制建立民樂團和管樂團,齊力推進“社會、家庭、學校、少年宮、學生”五位一體的育人改革。目前市少年宮與昆區、高新區、九原區3個旗縣區的9所中小學校開展深度合作,每學年服務10萬余名青少年。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