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智控防溜團隊
在國家“交通強國”戰略指引下,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眾創空間學生團隊近日取得鐵路技術設備創新突破。由該校高哲、田博益、王杰、尚鈺涵、程起浜等6名在校生組成的智控防溜團隊,成功研發出“軌道車輛智能鐵鞋防溜系統”,申請國家專利7項,實現傳統鐵鞋防溜技術革命性升級。
直面行業痛點 填補技術空白
軌道車輛在停放、檢修等過程中的防溜作業尤為重要。然而,傳統鐵鞋作為目前最常用的防溜設備,存在諸多弊端。據統計,每年因防溜不到位而導致的鐵路事故頻發,直接經濟損失高達約1億元。傳統鐵鞋不僅易漏撤、易被盜用錯用,而且作業效率低,狀態監測困難,給鐵路行車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針對我國鐵路網日均防溜作業超30萬次、傳統鐵鞋依賴人工操作易引發事故的行業難題,團隊創新性融合渦流場域感知與永磁控制技術,構建起智能監測、遠程控制、集群管理三維防護體系。
校企協同創新 實測成效顯著
461份調研問卷、91天攻堅、1620小時奮戰、38版方案迭代、47卷3D耗材、28塊PCB板,團隊用亞克力板完成原理樣機搭建,實現了對鐵鞋的精準控制和強力吸附、實時監測車輪與鐵鞋之間的距離、防溜設備的全方位監控,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漏撤率,有效防止了因鐵鞋盜用錯用而引發的溜逸事故,避免了帶鞋開車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團隊通宵交流研發方案
依托國家級軌道交通與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團隊深入企業進行適應性測試并不斷優化性能,由原理樣機升級為工程樣機。工程樣機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科技查新認證及第三方質量檢測,產品具有一定的防水抗震性能,滿足現場應用條件。在西安客車車輛段等鐵路單位的實地驗證中,系統展現出卓越的穩定性與防溜效果,作業時間從20分鐘壓縮至8分鐘,每年可省下214個工作日。團隊的專業實踐能力得到全路首席技師的高度認可。“當看到我們的設備成功即時警示了測試車輛溜逸趨勢時,所有通宵調試都值得了”,王杰同學表示。
賦能行業贏未來 書寫職教譜新篇
該創新成果獲得多名業內專家高度評價,團隊正推進多場景適配研發,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商量產方案,讓創新成果惠及更廣領域。機電工程學院教學第二黨支部書記史駿表示,學校將立足陜西省第二批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的平臺,持續深化產教融合,繼續為學生創新團隊提供資源支持,助力鐵路技術創新成果向多場景、多功能延伸拓展,培養更多“既能拿扳手、又會敲代碼”的新時代技術人才。
研發成果在企業適應性測試
目前,該成果已進入鐵路系統試用推廣階段,團隊的創新突破不僅為萬億級軌道交通裝備市場注入新動能,更以青春智慧詮釋了新時代職教人才“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堅實的科技力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