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一直以來,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度重視“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與研究,經過多輪打磨與實踐,形成了一套務實的立體化課程建設實施路徑,即“五化四融合三注重二著力一核心”教學模式,有效促進了課程建設水平的提升。
“五化”指課程設置規范化、教學管理制度化、師資隊伍專業化、教學科研同步化、學生評價日?;?。
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規范“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設置,由只上4個學期變為8個學期不斷線,由每學期4學時變為8學時,教學專題由每學期2個變為4個;制定了集體備課制度、新教師試講制度、聽課制度,以及集體備課實施方案、中班制授課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實施細則;任課教師由之前的四處招兵買馬變為統一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上課,并且有了10名專任教師;以教學為根基提升科研水平,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學實踐,加快教學科研同頻共振步伐,5年來發表相關教研教改論文50余篇,成果普遍運用到了教學實踐中;學習成果評價方式由單篇論文改為評在日常、考在綜合,將平時成績考核比例擴大到40%。
“四融合”指理論研究與教學案例相融合、時事熱點與政策宣傳相融合、“內容為王”與現代技術相融合、課程建設與黨的建設相融合。
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用最新教學案例闡述理論知識,用身邊人身邊事、國情區情校情托起理論的象牙塔,將體現區域特色的內蒙古紅色文化資源、生態文明案例、校史資源有機融入到授課內容中;認真研究學生群體,了解當代青年學生關注的熱點,找到學生的困惑點,并結合學生的學科專業特點,開展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鼓勵任課教師成為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自主制作的“理想助力青春夢一起向未來——冰雪思政課”“三北精神”等教學視頻、課件等教學資源得到學生普遍關注和好評;任課教師在“內容為王”的核心理念下緊跟時代步伐,充分運用多媒體、學習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實現課程考核全程網絡化;“形勢與政策”課將支部建在教研室里,教研室工作與黨建工作同步推進,黨建學習、教研室集體備課,相輔相成、共同提高。
“三注重”指注重集體智慧、注重教學準入、注重多樣化培訓。
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形成校際合作共享機制,借助外力提升教師理論和實踐素養,使每位任課教師都能在集體活動中找到存在感和獲得感,增強教書育人的信心和底氣;嚴格按照學?!督處煴究平虒W準入制度實施辦法》行事,對新入職教師由學校、學院、教研室選派專家擔任指導教師,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和實踐教學能力提升兩個方面,開展專題培訓和資格認定;不定期組織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參加校際間集體交流研討,承辦全國性、全區性集體備課活動,選派青年教師參加教育部、自治區實踐研修,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授課水平。
“二著力”指著力轉變觀念營造互動氛圍、著力強調產出導向促進目標達成。
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課在授課過程中,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出發,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利用學習通平臺開展互動交流,利用線下分組開展研討思辨,推動教學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學校辦學定位、學科專業特色,不斷優化課程標準、教學設計,時時更新教學內容,2018年以來課程標準修訂了4次,教學專題達48個,在合目的、合規律和有效性相統一中提升了培養目標的達成度。
“一核心”指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核心育人目標。
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核心建設目標。
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這一立體化教學模式,分別從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課程隊伍、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等方面構架了整個課程改革的框架,旨在解決“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設課目的與授課目的、上級要求與實際操作、課程規律與教學規律等“不吻合”的問題,力求在“新”與“變”的碰撞中完善教學內容與形式,在“說”與“行”的實踐中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在“教”與“信”的磨合中提升教學效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