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連續突破千萬、就業競爭日趨嚴峻的形勢下,湖北咸寧職業技術學院以“數字化改革”為引擎,構建“機制、產教、技能、服務、國際”五維賦能體系,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逆勢突圍,2024屆初次就業落實率達95.49%,打造出新時代高職就業的“咸寧樣本”。
機制創新:構建“1234”就業攻堅體系
以“四維協同”育人機制為核心,即黨委主責、職能主導、學院主體、專業主推,實行書記校長“雙組長”掛帥的就業攻堅專班,推進“1條主線貫通(綜合素質與就業能力融合)、2輪驅動發力(校內教育與市場拓展協同)、3級聯動落實(校—院—專業三級分工)、4支隊伍護航(專職就業指導、企業導師、校友聯絡員、國際就業專員)” 的“1234”工程。通過全周期精準服務鏈,實現就業工作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布局”的轉變。
產教融合:打造“55745102”區域人才生態圈
緊扣湖北省“51020”現代產業體系,建立動態專業調整機制。布局5大重點專業群,對接五大支柱產業。與縣市區共建5個區域性產業學院,校企共建7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45個生產性實訓基地;開設102個訂單班,近3年定向輸送千名 “產業工匠”;牽頭組建市域產教聯合體,搭建就業服務大數據平臺,實現219萬人次供需對接,讓人才培養“鏈”上產業需求。
技能筑基:培育“6+1”硬核競爭力
以“技能校園”建設為抓手,構建“六位一體”培養體系,開發技能課(提升專業能力)、技能考(模塊化考核)、技能賽(增強實戰能力)、技能證(提升綜合素質)、技能庫(豐富資源儲備)、技能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六大核心模塊;推行“四有課堂”標準,即有技能訓練、有案例導入、有企業導師、有過程評價,打造20門省級“金課”;2024年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12項大獎,綜合排名全省高職第五,形成“以賽促學、以證強技”的良性循環。
服務升級:創新“三維聯動”就業服務矩陣
構建政校企協同、技能驅動、全周期服務三大模式。一是政校企協同育人。建立 “政策引導—專業對接—企業參與” 閉環,近3年聯合咸寧市政府出臺3項人才新政,校企共編教材45部,定向輸送實習生8000余人次。二是技能驅動就業。將教學實訓、技能競賽、考證培訓融入培養全過程,畢業生雙證率達98%,核心崗位就業率提升40%。三是全周期就業服務。入學即啟動職業導航計劃,提供“大一職業認知、大二技能提升、大三精準幫扶”三段式服務,累計開展創業指導120場、提供崗位信息20萬條,實現就業服務不斷線、成長支持全覆蓋。
國際拓展:搭建“三維出海”全球就業網絡
依托“合作網絡、培養標準、競爭優勢、服務體系”四大引擎,開拓國際就業新空間。一是多元合作網絡,與26國建立交流機制,牽手10余家海外中資企業,開設日本養老護理、新加坡嬰幼兒服務等定向班,輸送國際技術技能人才。二是開展國際化培養。與俄羅斯鄂木斯克國立交通大學聯合舉辦中俄合作辦學項目,引入國際標準、海外行業規范融入課程,培養 “雙語+雙技”復合型人才。三是強化全鏈條服務保障。提供“海外職業規劃—跨文化適應培訓—境外就業安置”一站式服務,赴印建筑專業學生就業成功,配套建立海外校友驛站,解決簽證、住宿等后顧之憂。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從區域產業“精準對接”到國際市場“開疆拓土”,以數字化思維重構高職就業生態,用“機制創新破局、產教融合強基、技能特色賦能、服務升級提質、國際拓展增效”五維路徑,書寫了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的就業答卷,為全國高職院校提供了可復制的“數智化就業”新范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