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學生心靈暗夜里的點燈人,也是將家國情懷融入青年血脈的引路人。深耕學生工作二十余載的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胡敏輝,多年來用專業與真情默默守護著學生的成長。
“每個學生都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我們的身份不是旁觀者,而是同行者。”這個樸素的信念,源自胡敏輝的育人初心。2005年,因工作需要,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的胡敏輝調任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始擔任專職心理咨詢教師。面對學生日益復雜的心理需求和可能突發的心理危機,他深知僅憑熱情遠遠不夠,“必須運用專業的力量!”他下定決心,在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學習,于2006年成功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拿到了守護學生心靈的專業通行證。
胡敏輝堅信,思想工作當如春雨,“潤物無聲,方能入心”。如今,已成為省級心理危機干預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的他,從未停止專業精進的腳步。從心理繪畫技術到危機干預策略,從精神分析理論到團體輔導實操,他不斷汲取新知,將每一次培訓和研討都化作守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利器。這份持續的專業精進,為他精準識別學生心理動態、有效干預危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胡敏輝的手機是24小時待命的“生命線”。他推動建立的“六類特殊學生動態臺賬”,精準鎖定需求,記錄著數百次與學生一對一的談心與幫扶過程。他積極參與省內外兄弟院校關于心理排查、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討,再將成果運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惠及眾多學生。他深知,“心理危機沒有預告,我們必須以專業為盾、以速度為矛,為學生織就最堅實的心理安全網。”
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讓“長在網絡上”的“00后”一代,真切感知歷史的厚重與愛國的赤誠?胡敏輝的答案是:讓思政課“活”起來,將愛國情懷化作可感可觸、入腦入心的心理育人實踐。在永州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他讓學生觸摸彈孔墻上冰涼的青苔。事后,學生在思想匯報中寫道:“當我用手觸摸、用心體會到青苔的冷,才知先輩的熱血何其滾燙!” 胡敏輝將青春誓詞譜成歌曲傳唱校園;邀請抗戰老兵給學生們講述烽火歲月;深耕“舜德學子”培育工程等思政精品項目,讓榜樣的力量薪火相傳。
此外,胡敏輝還積極拓展“云陣地”,讓線上心理沙龍成為思政育人的新橋梁。他組織的“青聽”沙龍讓參與者的焦慮情緒得到顯著緩解;結合學校藝術專業特色開設的“藝術心理治療”選修課程,指導“我繪情緒表達”活動,驗證了藝術干預在心理治療中的有效性。“講道理不如講故事,講故事不如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思政教育的關鍵不在于灌輸,而在于喚醒記憶與心靈”,胡敏輝用心摸索著心理育人與思政教育的規律。
從一名邵東農家子弟成長為守護學生心靈的“架橋者”,胡敏輝將精益求精的用心和不厭其煩的耐心化作二十載如一日的堅守,守護學生們一程又一程青春之路,用行動詮釋和踐行著他的育人初心,彰顯著他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國家的深情。(劉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