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每周五是學校的無作業日,可因為被省博物館周末的兒童畫展覽深深地吸引著,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寧臥莊小學五年級(5)班學生賀嘉怡,下午放學后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周末的作業。
作業減少的背后,其實是作業的科學化管理。寧臥莊小學校長王豐說,博物館、運動場、書店等成了孩子們另一個教育“大課堂”。這也是甘肅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的一個縮影。“雙減”一年來,該省堅持標本兼治,校外嚴格治理和校內提質增效“齊頭并進”,不斷推進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激發教育活力。
“我們始終把‘雙減’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廳黨組‘一號工程’,強化統籌協調和推動落實,讓這一政策紅利惠及到了每一位師生。”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珍說,“雙減”以來,全省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作業設計更加科學合理,課后服務精彩紛呈,成為賦能甘肅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嶄新名片。
科學管理作業,課后服務滿足學生多樣需求
在定西市安定區中華路小學的一節《找春天》課上,教師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觀察,畫一幅關于春天的美景,并進行簡單介紹。孩子們爭相展示“春天”,當堂完成了作業。
“這樣的作業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繪畫能力,激發了學習興趣。”該校語文教研組組長楊希娟說,學校探索設計探究性、實踐性及跨學科綜合性作業,有效提升了作業效能。
這些變化呈現出甘肅“雙減”后的全新教育生態,各地各校作業變得活潑、可愛起來,中小學生享受到了作業負擔減輕帶來的快樂,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據介紹,“雙減”以來,根據甘肅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省級層面制定了“五項管理”文件,指導各地各校規范辦學行為、提高作業管理質量,作業管理從“壓總量、控時間”步入“調結構、提質量”新階段。甘肅省委政研室的一份專題調研顯示,超過92.59%的學生認為作業負擔明顯減輕。
此外,為做好課后服務工作,甘肅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指導各地各校因地制宜,持續推進課后服務全覆蓋,并積極構建科普、體育資源共建共享和家校社聯動的課后服務支持體系,提升課后服務吸引力,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
目前,全省課后服務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參與學生超過189萬名,學生參加率達99.31%。同時,鼓勵各地積極開展寒暑假托管服務工作,有效解決學生假期“看護難”和家長的“急難愁盼”問題。
聚焦提質增效,高效課堂煥發活力
減負提質,關鍵在于教師的專業能力。情景劇、動漫動畫……臨夏市第五中學教師馬秀琳的歷史課總是有新花樣。“我嘗試把歷史事件通過多種方式代入不同歷史情景,既有了趣味和吸引力,也在課堂內解決、消化了知識點。”馬秀琳告訴記者。
作業時間縮短了,教學質量會不會降下來?答案是不會。
在定西市安定區鳳翔學校,像備課一樣備“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已成為教師的普遍共識,這也是該校將“雙減”作為改革突破口,探索學校高質量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全面發展“一體兩翼”工作思路的強大引擎。
據介紹,定西聚焦提質增效、優化課堂教學,深入實施中小學“向45分鐘要質量”專項行動,并按照“一縣一案”“一校一策”開展優質課評選、教學評價診斷、校本教研等活動,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現如今,各校課堂質量不斷攀升,校園呈現出新面貌、新氣象和新變化。同時,通過“強校+弱校”“城鎮+農村”模式,組建104個義務教育集團強基賦能,城鄉學校教學、教研和活動同步邁進,促進了區域內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
實際上,在隴原大地,這樣有趣、高效的課堂比比皆是。“雙減”以來,全省各地各校緊緊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一“牛鼻子”,多措并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水平,確保了學業負擔“減得下”、配套措施“跟得上”、辦學行為“管得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在此基礎上,各校聚焦高質量備課和教研活動,做到教學設計科學、精細。上課中,嚴格落實課堂的導、學、展、評、測,突出學科核心素養;課后,基礎作業、拓展作業和實踐操作作業并重,讓學生釋放天性、健康成長。
強化督導檢查,校外治理打出“組合拳”
落實“雙減”,重點在校內,難點在校外。針對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難等問題,甘肅堅持標本兼治,打出一套漂亮的校外治理“組合拳”——
強力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組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底數核查、預收費監管專項排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收費管理專項排查整治等多輪巡查排查,全力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
省級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印發《甘肅省教育廳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導意見。
截至今年6月27日,全省線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98.6%,線上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100%;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率為100%、資質審核進度為99.86%。
同時,甘肅建立省級“雙減”督導檢查和協調調度機制,實現市級“雙減”督查全覆蓋;省教育廳廳黨組成員定期到基層調研,做到調研必查“雙減”;加強業務調度和指導,對重點工作“一對一、點對點”逐市、逐縣、逐項專題指導……
此外,建立通報和約談制度以及省市縣三級監督舉報平臺,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各地也不斷創新治理模式,全面賦能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省市縣三級相關部門先后出動1.3萬余人次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巡查排查工作,累計排查培訓機構5000余家,發現并查處校外培訓機構違規培訓行為300余起,查處無證照、隱形變異培訓500余家,校外培訓行為規范成為常態,部門協調聯動抓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合力不斷加強。
“下一步,我們將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為著力點,繼續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課后服務水平,不斷深化學科類培訓治理,推動非學科類培訓規范有序發展,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譜寫甘肅教育新篇章。”張國珍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尹曉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