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9月7日,“大學聯合會全球論壇”工作會議以視頻...">
9月7日,“大學聯合會全球論壇”視頻工作會議中方現場。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供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闖)9月7日,“大學聯合會全球論壇”工作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會議由歐洲大學協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國教育委員會、加拿大大學協會、印度大學協會、東盟大學協會、阿拉伯大學協會、非洲大學協會、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高等教育中心等9家教育組織共同發起。
圍繞“國際流動性與學歷互認”議題,與會代表認為,在后疫情時代,推動國際流動性與學歷互認對于高等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是后續行動的重點工作。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表示,學生流動是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虛擬流動為學生提供了跨國學習的機會,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學會將持續深化地區教育合作,建立地區共識,推動區域內學者與學生的暢通流動,構建更加創新、包容、可持續的教育共同體。
阿拉伯大學協會秘書長阿姆爾·埃扎特·薩拉馬表示,應充分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差異性,建立一個具有適應性與包容性的學歷互認體系。非洲大學協會秘書長奧盧索拉·奧耶沃勒表示,大學應明確自身在推動國際流動性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通過加強數字化建設與科研交流合作,實現虛擬流動性。
圍繞“可持續性”議題,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可持續發展將是今后工作的優先事項。印度大學協會秘書長潘卡伊·米塔表示,可持續發展目標應成為大學重點關注的目標,大學應聯合制定教育國際化與全球化策略,更好地執行國家高等教育政策,推進可持續發展。東盟大學協會執行主任喬蒂斯·迪拉蒂蒂表示,高等教育組織可通過加強雙邊合作,建立共同框架,實現區域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圍繞“機構自治與學術自由”議題,與會代表表示,各教育組織與大學應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發展國際伙伴關系,共同建立全球治理框架,實現機構自治與學術自由。
歐洲大學協會主席邁克爾·墨菲主持會議。他表示,應盡快聯合起草并發布有關促進學生流動與學歷互認的聲明,促進區域內高校的學術與科研合作,共同應對挑戰,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倡議。
據悉,今年5月,首屆大學聯合會全球論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8家教育組織的負責人與代表現場出席會議,論壇一致同意發布《大學聯合會全球論壇新聞聲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