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隨著中午放學鈴聲的響起,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景古鎮牟家溝小學里冒著熱氣的午餐準時出現在學生面前。
“學校里提供的便利午餐很好吃,我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學生王潔拿著可愛的粉色小飯盆,邊排隊打飯邊開心地說。
今年以來,景古鎮將解決中小學生午餐難、午休難問題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之一,在部分學校施行“健康午餐計劃”,為學生提供健康午餐,讓眾多離家遠的學生感受到溫暖。
由于景古學區內學校較為分散,各村小服務半徑覆蓋大,一些學生家校之間距離較遠,甚至部分學生要走很遠的山路回家,中午回家吃飯來回要一個多小時,加之絕大多數學生的家長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戶,農忙時節接送學生占用大量務農時間。這一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踐行為民辦實事,就是要想學生和家長之所想,解學生家庭之急。
景古鎮政府與各校負責人及家長代表商議之后,決定在有實際困難的景古鎮阿姑山村、牟家溝村、溫家河村成立“家校委員會”,通過會議協商,由景古鎮聯合各村委會通過募捐和基金抽調等方式配備冰箱、廚具等設備,還為學生每人配備了午休床,以便讓學生午休的時候有舒適的環境。學生家長只需要出極少量資金,用來保障午餐原料采購和日常所需。同時,選舉出的家校委員會成員對所有資金、原料采購、食品加工等環節均可隨時查看監督,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有了健康午餐,學生可以每天中午安心在學校吃午餐,利用節約出來的時間進行學習、休息,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中。同時,也極大地減輕了家長來回接送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有更充足的勞動時間。
“學校供餐確實解決了很大的問題,剛開始我也擔心吃得不好,后來經過學校老師講述,還在班級家長群里發圖片,我們都很放心。”學生家長陳杰說。
為了讓家長更放心,也為了讓學生不僅吃飽更吃得好,各學校健康午餐每天換著花樣提供,還實行專人定點采購食材,嚴格把好食品安全的每一道關口,每天的飯菜都留有飯菜小樣,確保學生享用的食品安全、衛生、新鮮。
“我們為學生提供便利午餐,注重食品安全和營養搭配,滿足學生營養需求的同時,使外出務工的家長能夠放心。”康樂縣溫家河小學校長包站忠說。
健康午餐暖胃,善意舉動暖心。
截至目前,康樂縣景古鎮以為民辦實事為抓手,通過組織協調鎮村兩委為學生提供便利午餐,相繼在牟家溝小學、溫家河小學、阿姑山小學等學校實施健康午餐計劃,已惠及各校有實際需求學生224人。
“‘健康午餐計劃’的實行,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也有利于孩子們的成長。”康樂縣景古鎮黨委書記杜正輝說,下一步決定在全鎮各小學幼兒園全面推廣午餐制,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鄭芃生 通訊員 馬綺徽)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