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尋找消失的孩子

——對話《消失的孩子》編劇秦海燕

發布時間:2022-09-23 作者:彭詩韻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冬至清晨,楊遠送9歲的兒子楊莫上學,短短幾分鐘時間,孩子卻在樓道憑空消失。警察發現楊莫曾在失蹤前一刻潛入鄰居家中,可疑的鄰居卻有著牢固的不在場證明,仿佛操控著一場魔術般的密室逃脫。孩子去哪兒了?

楊遠夫妻倆于是開啟了在單元樓里的“尋子之路”。線索撲朔迷離,人心難以琢磨,抽絲剝繭中,單元樓里幾戶家庭的秘密也隨之揭開。懸疑推理的背后,是對當代家庭現狀的深刻洞察。

這是一個孩子的離奇失蹤,也是一個孩子試圖逃離家庭的蓄謀“出走”。面對空蕩的樓道和冷清的家,我們不禁反思,本該在一個個家庭里自由生長的孩子去哪兒了?如何去尋找孩子作為“孩子”最本真的模樣?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對話了最近播出的電視劇《消失的孩子》編劇秦海燕,和她一同探尋“消失”孩子的蹤跡。

《消失的孩子》劇照

做多了怕多,做少了怕少,家長如何走出困局?

一個孩子的離奇消失,牽扯出數個復雜的家庭。楊莫本可以在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自由快樂地長大,但只關心成績的“虎媽”陶芳和步步妥協的“好脾氣”爸爸楊遠,卻讓楊莫在無形的“枷鎖”中不堪重負,最終選擇逃離。

許恩懷成績優異,性格獨立,然而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卻只能每天坐在樓道里等待忙于工作常常晚歸的父親許安。優秀懂事的她羨慕的卻是楊莫每天都有父母接送,有家人關心。

同樣是“別人家孩子”的袁午畢業于名牌大學,本該有無比光明的未來,卻因為從小父母“包辦”一切,連基本的社交能力都沒有。更是在母親意外去世后陷入迷茫徹底頹廢,最后走上了賭博的不歸路。

在秦海燕的心里,這三個家庭的人物譜系正處于三個不同的“端點”。在一個極端上,站著袁午,家庭的控制讓他成為了一個“巨嬰”,徹底失去了長大的機會;另一個極端上,站著許恩懷,極度疏離的家庭關系逼迫她獨自長大;中間的端點,站著楊莫一家,看似普通,卻像極了自己或身邊的每一個家庭。

“我們身邊大多數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一地雞毛’,父母很累,孩子更累。父母做多了怕多,做少了怕少。” 秦海燕說道,“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對養孩子這件事情有所反思和思考。”

父母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在理想的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許需要兼顧多重角色,他們可以是心理營養師,也可以是學習引領師,可以是人生指導師,同時也是習慣監督師、興趣合伙人等等。但究其根本,家庭教育的核心都應該落在孩子本身上,落在孩子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上。

“我們可以選擇路該怎么走,選擇怎么去愛自己的孩子。” 秦海燕說。

《消失的孩子》劇照

別讓自以為是的愛把孩子越推越遠

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為什么孩子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這恐怕是媽媽陶芳每天無數次拷問自己的問題。

經營一家化妝品店的陶芳每天都十分忙碌,雖然很少有時間陪伴兒子,但卻安排了一系列的課外活動填滿了楊莫的周末。她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對兒子好,卻讓孩子在她的付出里得不到絲毫喘息。

袁母更是把袁午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從小到大,袁午的吃穿住行都被她安排得妥妥帖帖,讓兒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在袁母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袁午成為一個時常把“我媽說”掛在嘴邊的“媽寶男”。上學時不會與同學相處,工作后不會與同事交流,就連相親,都要和媽媽事先排練好才敢去。母親意外去世后,他的生活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所措的袁午只能靠賭博來逃避現實,忘記一切。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把“我都是為你好”掛在嘴邊,卻以愛的名義一意孤行地做著傷害孩子的事。就像楊遠在劇中自白的那樣:“我自以為是的愛,還是把孩子越推越遠。”

在進行劇本創作時,秦海燕也在有意識地探討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問題。“雖然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愛和控制往往是一把雙刃劍。” 在秦海燕看來,理想的親子關系應該是有邊界的,父母把孩子當作朋友,給孩子足夠的愛,又充分尊重孩子,能夠給孩子留有空間。

“舒適的關系是清爽的,痛苦的關系是黏膩的。” 秦海燕說,“父母千萬不要用愛去‘綁架’孩子,畢竟未來的路他們只能通過自己去走,我們只需要提供能量,幫助孩子用童年的力量去治愈未來可能遇到的傷痛。”

《消失的孩子》劇照

愛是答案,但如何去愛是一種修行

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劇中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楊莫想要一個自由自在的周末,想要一只小狗,想要父母陪伴去郊外玩;許恩懷想要爸爸早點回家,想要爸爸也嘮叨嘮叨她,想要一個完整的家;而袁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從小父母就早已為他準備好一切,他只會接受父母無條件的“給”,卻根本沒想過自己該怎么去“要”。

孩子的需求如何真正被“看見”,如何真正愛到“孩子需要處”,是作為家長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要學會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要耐心去觀察孩子的個性、喜好以及特質,盡量去鼓勵和適應孩子的獨特性。”在秦海燕看來,不管是楊莫還是袁午,家長們對于他們的評價標準都是“只要學習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恰恰泯滅了孩子作為不同個體的獨特性。

“每一個孩子都是千差萬別的,不能用唯一的標準去衡量。” 秦海燕認為,要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被愛的,是因為“我”是“我”自己,“我”是獨特的,而不是因為自己考了第一,才是值得被愛的。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評價人生的方式也絕不僅僅是“贏在起跑線”,如何“跑完馬拉松”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重點。真正優秀的父母,在于是否真正參與了孩子的成長,是否真正“看到”孩子、關注孩子,幫助孩子去建立成就感和價值感。

“孩子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我們能否無條件去愛孩子呢?我們作為父母,確實需要反思。” 秦海燕說道,“愛是答案,但如何去愛更是一種修行。”(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彭詩韻)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青娱乐2017年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99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3区|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