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9月27日訊(記者 林煥新 見習記者 程旭)高校是區域發展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也是區域發展的創新源頭和動力引擎。在教育部今天舉行的第十五場“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介紹,十年來,教育部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布局建設了229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加強與行業產業龍頭企業和地方政府深度合作,為產業和區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雷朝滋表示,高校全面服務和深度融入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力支撐成渝地區、武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十年來堅持深耕光電領域,和相關龍頭企業建立25個聯合實驗室,逐步建立起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突破、到成果轉化應用的國家科技基地集群優勢,先后有130家高新技術企業由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應運而生,支撐中國光谷“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突破6千億大關,正努力向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
“十年來,廣大高校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學科人才優勢,通過創新引領,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科技資源聚集,助力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雷朝滋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