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鄭芃生)“對于我們這個專業的學生來說,掌握這些雙語表達是必備素養。”“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們要用這些提氣的話把中國故事講好。”10月17日,在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曹進的“國策與省情”線上課堂里,翻譯碩士的學子習“金句”、學“表達”,暢談感受,紛紛表示將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我們這門課程緊跟時代步伐,第一時間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入課堂。教學團隊及時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金句’作為教學材料,應用于教學與實踐,學生及時掌握專業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曹進說。
“國策與省情”是西北師范大學根據翻譯碩士培養的實際需求,專門為之設置的翻譯核心素養類精品課程。在課程教學設計方面,課程團隊采用“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理論+實踐”“課內+課外”“教育+服務”的方式開展教學。課堂教學由教師講授、學生討論、小組匯報、教師點評、匯報表演等環節構成。除了課堂上的文本研討與報告,該課程還組織了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甘肅省大型國際文化活動的志愿語言服務,參觀甘肅當地具有代表性的開發區、企業、博物館等,并邀請知名專家舉辦講座,拓寬學生視野。
“‘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深深感染著我,只有將所學貫徹到生活中、將所想付諸實踐中,我們才能做到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用多元化的思維講好中國故事。”外國語學院2022級翻譯碩士趙倩說。
此外,在專業外語課程設計中,曹進還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化有形為無形,引社會進課堂,融課堂于社會。
“內容新、形式新、觀點新,對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有時候,為了一個知識點我同曹老師討論到深夜,力求精益求精。”曹進的搭檔老師魏欣說,他們一直力求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以圖、文、聲、光、電、網等多種方式傳播思政教育內容,以學、思、辯、講、示等多種形式進行翻譯專業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這門課是我最喜歡的課,每個知識點都很經典。”2022級翻譯碩士楊鑫告訴記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要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去,在學以致用中強化責任擔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