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今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中,“家庭教育指導師”首次成為國家新職業。日前,上海開放大學、上海家長學校研制發布《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方案》,將公共政策研究、實踐需求調研、專業課程研發、培訓組織實施、考核評價認證進行一體化設計,探索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上海模式”。
據悉,《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方案》由上海開放大學邀請校內外專家組建專業團隊共同開發編制,包括“通識模塊”和“學段模塊”兩個部分,共計60學時。其中,“通識模塊”由基礎理論、政策法規、協同關系和實踐指導構成;“學段模塊”分為學前階段、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每個模塊包含課程理論講授、實踐技能訓練及家庭教育實踐項目實操,同時,按照學段進行細分,能夠滿足學習者的不同學習需求,體現了課程設計的科學性、專業性、靈活性和實踐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首席專家楊雄教授表示,原先常提的“家校社”變為了“學校、家庭、社會”育人,可見學校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作用。因此,上海版“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方案”將培訓對象首先確定為學前與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
“自2020年7月啟動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工作以來,聚焦中小幼教師,已經培養出2000余名初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逐漸成為上海家庭教育領域一支舉足輕重的生力軍。”據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上海市終身教育研究會會長王伯軍介紹,在組織實施培訓的過程中,上海家長學校初步形成了“五個統一”的標準,即統一教學課程、統一培訓師資、統一教學管理、統一培訓考核、統一培訓頒證,設計了“班級管理、培訓服務、技術支撐、考核評價、培訓反饋、培訓總結”6個環節,實現了全流程的閉環管理。兩年多來,上海家長學校在區級層面成立了21所分校,在街鎮和村居委層面成立若干個“家庭教育指導站”,形成覆蓋全市的“總校—分校—指導站”三級家庭教育協同服務體系,逐步探索形成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上海模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