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麗鋒 帥金鳳)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實施“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11月24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服務基地”和“全國大學生實習實踐就業服務基地”(簡稱“雙基地”)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井岡山數字經濟產業學院舉辦。本次會議由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主辦,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協會就業實習實踐與服務工作辦公室、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社承辦。
江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江西省教育廳廳長郭杰忠,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原主任、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王揚南,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原黨委書記王路江,井岡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局長劉福明,先鋒軟件集團董事局主席陳蘇,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副校長、先鋒軟件集團井岡山數字經濟產業園總裁張楚苗,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陳李翔等專家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入選“雙基地”的百余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代表以線下線上的方式參會。
2021年12月,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印發《關于培育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服務基地和大學生實習實踐就業服務基地的通知》,由協會就業實習實踐與服務工作辦公室負責,面向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服務基地”,面向行業企業開展“大學生實習實踐就業服務基地”(即“雙基地”)培育建設工作。經過遴選,124家高校、42家企業共166家單位入選首批“雙基地”培育建設單位。
本次會議旨在推動就業培養有機聯動、人才供需有效對接,更好地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
王路江表示,高校畢業生是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整合高校、社會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多方資源,暢通人才供給側和需求側對接渠道,促進大學生就業、實習、實踐等環節的銜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職業素養、職業生涯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對于“雙基地”下一步建設工作,王路江提出,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一是緊貼需求,服務發展。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實際需求,匯集就業創業幫扶政策、產業激勵政策和全國就業創業教育優質資源,拓展新興業態就業空間,及時收集國家、區域、行業需求,為大學生精準推送行業和市場動向等信息。服務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建設高水平就業創業指導教師團隊,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支持在校大學生提升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提升高校人力資源供給水平。二是產教融合,校企共育。協會就業實習辦公室要進一步發揮好社會團體的平臺作用,吸納更多企事業單位深度參與高校人才培養和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健全高校與企業、地方政府、研究院所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機制,深化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改革,將就業創業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健全課堂教育、自學鍛煉、指導幫扶、社會實踐、競賽展示、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就業創業教育體系,增強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就業能力和創新創業本領。三是優化管理,提質增效。完善“雙基地”建設標準和指南,促進“雙基地”能力建設和職能發揮,舉辦行業人才緊缺領域比賽活動,開展大學生就業技術技能培訓,探索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從業水平認證和職業技能等級認證,建立大學生就業創業信息化平臺,加強對大學生就業創業項目的支持、跟蹤和服務,著力解決大學生實習支持不充分、就業服務不到位、創新創業保障不力等難題,暢通人力資源供需對接渠道。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