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闖)近日,在云南省富寧縣、江西省石城縣、四川省九寨溝縣和河北省順平縣廣袤的鄉村掀起了一股集市浪潮。孩子們化身一個個小小攤主,經營自己的“編程體驗攤位”,前來排隊的學生絡繹不絕。
“你是怎么想出來這么好玩的游戲的?”“哇!它竟然能識別有沒有火災,太聰明了吧。”攤位上不時傳來一陣陣歡呼聲。
“創未來編程集市”主題活動現場。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供圖(資料圖片)
這是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編程·創未來”公益項目“創未來編程集市”主題活動中的一幕。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行設計制作編程作品,布置相應主題攤位,并向前來體驗打卡的同學介紹作品工作原理,交流優化意見。現場教師表示,這樣的過程提升了孩子們的編程制作、語言表達及邏輯思維能力,還擴大了編程在學校中的影響力,提升了孩子們學習計算機和圖形化編程的興趣。
友成基金會副秘書長苗青表示,希望項目教師能夠加速成長,將編程技能水平和不畏艱難的勇氣傳遞給孩子們,這是項目的初衷,也是科技發展、人才培育及鄉村振興的重要期望。未來,項目教師將繼續開展編程課堂教學,在鄉村播撒希望,賦予改變世界、創造未來的能量。
2019年起,友成基金會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開展“編程·創未來”公益項目。項目致力于在鄉村地區普及計算機編程教育,為鄉村學校提供學習課程和學習器材,為鄉村教師提供陪伴式成長服務,助力培養鄉村孩子計算機素養和數字化創造力,幫助孩子們自信邁向未來科技世界,實現無限可能。截至2022年底,項目已服務70余所中小學、300多名鄉村教師,惠及3萬余名鄉村孩子。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