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趙翠婷)近日,河北省樂亭縣毛莊鎮北常坨村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12歲的楊立雨給家門上貼了自己寫的春聯和福字。寫春聯、貼春聯,這是楊立雨一放寒假就開始謀劃的一件事情。
為增強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他們在品味春節的民風民俗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樂亭縣教育局在全縣中小學生中開展了以“你好啊!年”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全縣90多所中小學校根據自身實際確定本學校的活動主題、層次和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詩書畫創作、學習技藝、調查訪問……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濃濃年味、迎接兔年新春,從中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樂亭縣毛莊鎮希望小學楊立雨和同學在寫春聯。趙翠婷 攝
樂亭縣姜各莊中心小學的陳姝雨早早就對過年的團圓飯充滿了期待。作為一個“小小美食家”,她參與了家庭年夜飯的謀劃、采購和制作,列菜單、做預算、上集采購……更有了自己的“設計思路”:沿海地區水產豐富,水煮蝦、拌海蜇這樣的特色菜一定要上;大鍋燉肉最香,遠道而來的叔叔嬸嬸最愛吃;小孩愛吃甜菜,紅心地瓜丸和糖醋里脊安排上……勞動的成就感和新春的儀式感讓她的心里很是滿足。
年俗有韻味,更深藏著賡續千年的傳統文化內涵。“掃塵”何以能夠延續至今、大年集上為啥老百姓都要買“陽歷牌”、壓歲錢有著什么寓意和歷史演變、關于年的那些成語、詩詞、諺語和拜年的“吉利話”有哪些學問……樂亭的孩子們以多種形式在節日期間探訪和了解。
樂亭縣第五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探訪感受燈籠文化。趙翠婷 攝
為給孩子們提供交流分享的平臺,樂亭縣教育局還和縣委網信辦合作,在“網信樂亭”公眾號上專門開辟了“網絡中國節”視頻欄目,寒假期間每日一期,集中展示優秀的活動成果,截至目前,獲贊累計超過10萬。
“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為孩子們的寒假生活打開了一扇充滿著鄉土與人文氣息的門,讓他們走向生活。”樂亭縣教育局局長張永濤說,“只有實踐才能探求真知,接地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