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禹躍昆 韓曉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河間市興村鎮大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走訪調研省內外200多個鄉村后發現,建設一支高質量的人才隊伍是鄉村振興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寶”,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和支撐。
“當前在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石炳啟總結道,鄉村人才數量不足,優秀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意愿不強;人才結構不優,高技能、高層次人才短缺;用才觀念不活,高端人才流失問題時有發生;服務觀念不優,制度性保障措施缺乏。
“以我們河間市為例,盡管近年來持續不斷改進人才引育辦法、優化人才服務措施,但受地理位置、基礎設施、生活環境等因素制約,難以與周邊大城市爭搶人才,河間籍高校畢業生回歸率偏低。”石炳啟說。
石炳啟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聚焦“聯動機制”,提升建設鄉村的激勵性。建議加強頂層設計,激勵優秀人才下沉鄉村。要拓寬下沉到鄉村的干部、人才所在行業覆蓋面,做到精準識別村莊特點與人才專業特長,實現“村人雙選、長期共建”。在人才引進過程中,要敢于破除唯學歷、唯職稱、唯獎項傾向,實行更積極、更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廣開進賢之路。以創新的思維、寬廣的視野為鄉村人才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開創鄉村人才工作的新模式。
二是聚焦“整村整建”,提升人才發展的承載力。建議出臺整村建制政策,將土地、勞動力資源進行整合,根據村莊特色明確發展定位,挖掘更多發展空間,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尤其要增加交通方面的支持,增加河北省內高鐵建設數量,加速京津冀協同發展,使項目更好地在河北落實落地,方便人才交流。
三是聚焦“產業引才”,提升技能人才的歸屬感。要通過分級分類搭建平臺,圍繞先進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特色產業發展、高技能人才培育成長等重點領域,因地制宜打造各類創新創業載體,讓人才在鄉村有用武之地、有成長空間。要做優生態聚才,突出人才主體地位,聚焦人才發展需求,從優化政務服務、金融服務、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深化人才領域“放管服”改革,滿足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多樣化需求。上級要加大財政資金補助力度,加強縣鄉加強綜合型人才公寓建設支持力度,著力營造讓人才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四是聚焦“項目下鄉”,提升人才服務的保障度。建議增加京津項目向河北遷移的力度,尤其是優化“技術在京津研發,成果在河北轉化”的發展模式,實現“建基地、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激活鄉村人才振興新動能。縣鄉村等基層組織也要依托鄉村生態、特色產業等優勢資源,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以此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就業創業,推動鄉村振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