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繆志聰)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召開座談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的“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重要講話精神。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陳洪淵,江蘇省科協副主席、黨組成員方勝昔,泰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萬永良,揚州市邗江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杜成智,江蘇省教科院教研室科學教育教研員盧新祁,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校長李子貴,淮安市周恩來紅軍小學校長管曉蓉,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校長繆永留,鎮江市第三中學校長陳靜等參加了座談會并交流發言。
盧新祁說:“中小學任課老師備受鼓舞,希望在這種形勢下,發揮我們科學教育主戰場的作用,我們要積極做好教學工作,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好奇心,提高科學教育的質量。”
在交流中,繆永留表示小學階段是塑造青少年人才的關鍵時期,加強青少年的科學教育勢在必行,“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是一所以科技創新教育為特色的小學,我們要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愿意獻身科學的兒童”。
自2021年7月“雙減”工作全面啟動以來,江蘇省強機制、破難題、重成效,全力以赴推進校內減負提質和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學生作業負擔初步減輕,“雙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這對推進“雙減”工作走深走實,切實提高“雙減”成效,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表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義務教育階段加強科學教育,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關口”前移、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全鏈條培養體系的重大意義;就是要深刻認識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對人才強國、科技強國建設的重大意義;就是要深刻認識到在“雙減”工作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對學校教育減負增效、減負提質,更加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的重大意義。
“雙減”工作以來,江蘇省科協、省教育廳聯合研究制定了《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部署了科學教育資源進“雙減”工作。泰州等地從本地實際出發,創造性推進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積極創新青少年科技活動形式,注重科技輔導員人才隊伍建設等,產生了積極影響。
顧月華指出,要從六個方面答好“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這份問卷,推動江蘇省“雙減”工作中科學教育邁上新臺階。一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大科學教育力度,加強科學教育力量,提升科學教育成效。二是在課后服務中,要加大科學教育資源供給,增加科技科普類社團、興趣小組活動,促進學生科學素養提升。三是在作業管理中,要增加探究類、體驗類、實踐類作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四是在家校溝通協作中,要引導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科學興趣和潛能激發,共同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新時代少年兒童。五是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通過推進合作等方式,提高廣大教師科學教育素養。六是在科學素質類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中,充分發揮科協組織作用,提升治理水平。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