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日前,陜西省八部門制定下發《陜西省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完善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的教師培養培訓服務體系,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建成一批師范教育基地和教師培訓示范基地。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形成招生、培養、就業、持續發展一體化高質量教師隊伍成長模式?;緦崿F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陜西要求,加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建設教師教育學院,支持高校加大教育碩士和教育博士培養工作,著力培育一批藝術(音美)、體育與健康、思想政治、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科學教育等緊缺師范專業人才。切實推動師范院校把辦好師范教育作為主責主業,師范類專業比例逐步達到60%以上。完善師范類院校和專業評價體系。
加強教師培訓和骨干體系建設。按照“面向全員、突出骨干、傾斜鄉村、關注薄弱、注重實效”的原則,科學設置“國培計劃”,統籌協調省培項目,逐步擴大跨年度遞進式培訓項目。重點建設20個左右承擔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培訓任務的省級教師培訓基地,培育200個省級示范性培訓實踐基地。構建一體化“互聯網+教師培訓”平臺,促進教育培訓數字化轉型。加強“國培計劃”和省培項目視導評估,提升培訓質量。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實施“三級兩類”骨干校園長培養計劃,推進陜西省基礎教育名師名家培育行動計劃,選拔優秀教師和校園長參加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
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深入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持續推進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化、常態化,縣域內交流輪崗的教師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名師(特級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和教學名師等)、高級教師和一級教師應不低于交流總數的30%。建立城鎮學校與鄉村學校結對幫扶制度和開展“組團式”幫扶活動,擴大優秀教師專項支教計劃,實施“三區”人才專項行動計劃。
深化教師職稱評審和崗位管理制度改革。中小學教師評定高一級職稱時,必須具有農村學校任教1年或薄弱學校任教3年以上的經歷。對長期在鄉村學校工作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按規定“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進一步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逐步賦予具備條件學校中級及以下教師職稱評審權限。利用信息化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發展。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力度。持續實施“特崗教師”計劃,重點為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校(教學點)補充緊缺學科教師。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持續實施“中小學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帶動全省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
加強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健全和完善績效工資激勵機制,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和標準,健全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勵制度,基礎教育教學成果和特級教師評選向貢獻突出的教師傾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