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璐璐)日前,由中國科協主辦的2023年海智論壇在吉林省長春市開幕。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吉林省副省長李國強出席論壇并致辭。本次論壇主題為“匯聚海智力量,建設人才高地”,共有來自22個國家的海智計劃合作機構和海智計劃特聘專家代表,地方科協和全國學會代表、海智計劃基地代表等200多人參加開幕式。科技部、工信部、國資委、自然基金委等有關部門同志出席論壇。
羅暉表示,經過科協組織、全國學會、海智基地、海智特聘專家、海智合作機構的共同努力,海智計劃已經成為科協組織服務聯系海外科技人才來華(歸國)發展的重要載體。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科協組織要持續深化海智工作,持續織密合作網絡,不斷增進開放、信任、合作,構建識才、引才、育才、用才、勵才的工作鏈,助力營造優良的人才發展生態,匯聚天下英才。
李國強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向到會的國內外嘉賓表示歡迎。他指出,吉林是農業大省、人文科教大省、生態大省、邊境省份和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希望在現代農業、高端制造業、創新驅動、生態環境、對外開放等領域加強合作,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開幕式現場為31家新認定的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基地授牌,為17位新聘任的中國科協海智計劃特聘專家代表頒發聘書,長春新區管委會、全歐華人專業協會聯合會等單位合作簽約,吉林省海歸創業聯合體、海智專家吉林省服務團正式成立,同時舉行了2023中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
主旨報告環節中,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就加快海外人才引育、打造山東特色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為切入點,分享了山東省圍繞海外人才的政策體系、高能級平臺、人才體制改革、交流合作生態和人才服務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王鉆開聯系個人國外求學、回國發展的親身經歷,暢談如何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和組織價值的和諧統一;全歐華人專業協會聯合會主席宋志偉以全歐華人專業協會聯合會和中歐創新創業協會為例,詳細闡述了新時代海外社團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在交流發言環節,來自有關省科協、全國學會、海智特聘專家和海智計劃基地的18位代表,分享了經驗做法。
27日,中國科協海智辦與長春新區管委會、吉林省科協在長春新區組織開展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路演長春專場活動,來自高性能海綿城市透水路面構建關鍵材料研發與鋪裝應用、供應鏈大數據驅動的數字化電子設計平臺、工業視覺及智能機器人、生物質廢棄物工業原料化、基于低成本聚磁電機和免電池MEMS傳感器的節能AIOT系統和任意曲面的流體綠色拋光方法及其產業化六個優選項目開展路演,并與投資機構、企業負責人、技術專家零距離交流洽談。會后,與會嘉賓實地調研吉林省化工新材料產業孵化基地、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基地和長光衛星—北湖科技園區。
論壇聚焦地方科技經濟發展需要和產業需求,把服務吉林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重點圍繞吉林省產業和人才需求邀請海智特聘專家和海外科技團體,期望通過舉辦論壇,達到為吉林省建立一批渠道、引進一批人才、承接一批成果、引進一批項目的目的。同時,論壇注重打造長效機制,推動成立了吉林省海歸創業聯合體,推動中國海歸創業聯合體在會上與長春新區、省科協簽訂合作協議。為更好發揮中國科協海智特聘專家作用,專門成立海智專家吉林省服務團,由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任團長,超過30余位專家參加,長期服務吉林。作為專家服務團的服務內容之一,25—27日,來自海內外的海智計劃特聘專家和海外科技社團負責人,應邀赴一汽集團、長春醫科大第一醫院、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開展調研考察、交流對接、作專題報告、參加海智專家吉林省服務團等活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