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持續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 | 大家談⑥

發布時間:2023-06-19 作者:石鷗 崔允漷 和學新 裘指揮 來源:課程教材研究所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近日,教育部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健全推進機制,不斷將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引向深入。一起來看專家的觀點。

課程方案轉化落地的中國智慧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石鷗

近日,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持續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深化改革繪制了明確“藍圖”。其中“課程方案轉化落地規劃行動”從制訂課程實施的區域規劃、制訂課程實施的學校規劃和健全課程實施監測體系等三方面對課程方案轉化落地進行了全面而清晰的部署,彰顯出課程育人的中國智慧:

一是凸顯課程主體的協同智慧。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中的各級課程主體不是孤立的,而是協同合作的關系,應以國家課程方案為依據落實課程管理主體責任,明確課程實施主體職責,形成縱向自上而下的協調規劃、橫向上各主體間的協同合作,切實提升育人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是助推課程實施的自主智慧。課程方案轉化落地注重在全面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發揮地方、學校的自主性,賦予地方和學校課程實施以充分的自主權,堅持因地制宜“一地一計”、因校制宜“一校一策”,開發與建設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育人體系。

三是強化課程監測的科學智慧。課程實施效果如何,需要開展科學合理的課程監測。《行動方案》從國家、省兩級開展課程實施監測,秉持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推動研制課程實施監測指標體系,對課程實施狀況和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狀況進行重點監測,力求發現其優勢與不足,對其作出科學的反饋與改進,不斷優化與完善課程實施監測體系。

跨學科主題學習:以“主題學習”的方式實現“跨科目”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崔允漷

教育部近日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將“跨學科主題學習”視作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這對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指引意義。

從新課程語境看,跨學科主題學習是“跨科目”的主題綜合學習,即基于科目A,整合運用至少一門他科目B的概念、觀念和方法,以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可歸納為“A跨B”與“A跨B+”兩種類型。跨學科主題學習具有以科目為錨點、以主題為抓手、以實踐為路徑和以素養為導向四個本質屬性,集中體現了新課標修訂的“綜合性”與“實踐性”精神,是推進綜合學習的中間道路,是核心素養時代學習革命的重要表征。跨學科主題學習要圍繞實施單元化、主題意義化、內容結構化、學習實踐化和評價表現化進行系統設計,以實現核心素養的培育。

構建學校課程規劃支持機制 促進育人方式變革的落實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和學新

《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中指出,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專業機構要督促指導學校根據培養目標,立足辦學理念和學生發展需要,分析資源條件,因校制宜規劃學校課程及其實施。這一要求從機制方面強調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專業機構與學校在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變革育人方式等方面中的相互關系。

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規劃好本校的課程體系和實施策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及專業機構要發揮督促指導作用,共同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的扎實落地。義務教育學校既要落實好國家課程,同時又要統籌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普通高中學校要開齊開好必修課程,為學生優勢特長的多樣化發展提供分層分類、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體現出辦學特色。從學校的現實課程能力來看,沒有教育行政部門的督促監察和專業機構的學術支持,課程教學的深化改革和育人方式的轉變是難以實現的。

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 高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裘指揮

高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基在于實施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需要契合時代要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為此要鑄牢鋼鐵長城式的課程思政,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開展觸及靈魂式的課堂教學理念變革,核心是要辯證地處理好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的關系。

實施有理性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變革,期待有更多的小組教學和個別化教學;開展百花齊放式的課堂教學方法變革,多采用一些觸及學生思維與靈魂的、主動式教學方法,如案例式、啟發式、情境式、討論式、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等等。

強化能力為重的學生學業的過程性考核,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設計激活教師主動性的課程教學制度體系,釋放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改革的動能;養成自覺的課程教學質量持續提升的文化,讓課程教學質量持續提升成為一種常態。

文章來源于課程教材研究所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 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色精品v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天堂精品高清1区2区3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99re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91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久久最新精品国产|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