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校第一批公費師范生,你們的畢業有著特殊意義。鄉村教育振興,你們責任在肩!”唐山師范學院188名2023屆公費師范生即將踏上工作崗位,臨別之際,學校黨委副書記、院長孫政深情寄語。
為緩解農村基礎教育師資隊伍數量不足等問題,河北省于2018年開始試點招收市級公費師范生。作為最早培養院校之一,唐山師范學院圍繞“為當地培養骨干教師”的目標定位,立足唐山本地需求,努力探索構建師范學院、地方政府、基礎教育學校“三位一體”的培養機制,按需培養、精準育才。該校首屆188名公費師范畢業生,將成為唐山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清晨5:35,翟望舒一如既往地來到英語角練習口語,這已經成為他每天堅持的習慣。他即將赴唐山市豐潤區報到,成為基層學校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多年來,為培養“聽說讀寫”樣樣通的優秀英語教師,唐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組織公費師范生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特色英語角活動。如今,由80多名英語專業公費師范生組成的晨讀隊伍已成為校園一道靚麗風景。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像外國語學院一樣,唐山師范學院其他院系都非常注重公費師范生從教基本素質的培養。
文學院圍繞中學語文教學需要,依托學院內的“五心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師德修養、教師禮儀、“三字一話”、專家講座、說課講課等課外活動。讓2019級文學院畢業生孫宏瑩印象深刻的是,學校定期召開公費師范生座談會,時刻關注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為他們成長成才答疑解惑。“每次老師的講解與解答,都為我指明了方向、積蓄了力量。”孫宏瑩說。美術學院實行校內外“雙導師”,聘請中學一線教師作為校外指導教師,進行實踐教學。音樂系設有評劇研究中心,評劇傳承人羅慧琴等名師通過手把手地教、排練評劇作品、開設公益大講堂等方式,讓公費師范生多才多藝。
全校15個院系都在努力探尋適合學生發展的培養模式,夯實基礎,讓更多公費師范生畢業即“成才”。
“專門化教育、精英化培養、高標準打造”,一直以來,唐山師范學院根據公費師范生的就業需求,單獨編制培養方案、單獨編班授課、單獨命題考試,多措并舉提升培養質量,逐步構建起公費師范生特色培養體系。“在校期間,學校為我們聘請校內外導師,還組織素質大賽、社會實踐、見習和跟崗實習等活動,提升了我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2020級化學系公費師范生全宇婷說。
為提高師范生從教職業能力,唐山師范學院專門新建了教師職業技能訓練中心,以提升師范生書寫能力、普通話水平、信息化教學能力和STEAM教育能力。“周周安排‘名師示范課’、月月組織‘師德報告會’,圍繞‘培養骨干教師’目標,開展個性化職業教育,為公費師范生建立‘德、智、體、美、勞’‘五育’成長檔案,讓成長看得見,培養適應基礎教育需求的優秀教師。”唐山師范學院教務處處長王淑娟介紹說。
多年來,唐山師范學院職前教育與職后培養并重,逐漸構建了“4+1+3+6”公費師范生培養模式,即:4年在校特色化培養;到崗1年內,引導完成由學生到教師角色轉變;3年內,力爭有一批畢業生成為市級骨干教師;6年內,涌現一批市級名師。
“我們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全面培養適應基層需求的優秀教師,扎扎實實為地方基礎教育貢獻力量。”孫政表示。
據統計,截至2023年7月,唐山師范學院已連續4年面向全市14個縣(市、區)招收公費師范生1488名。如今,在“增專業,擴規模”基礎上,該校招生態勢良好,生源質量逐年提升。(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賈長勝 劉華欣)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