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用思想的偉力全面推動一流大學建設?!苯眨蜿栟r業大學黨委書記劉廣林在講授主題教育專題黨課時,聚焦師生關心關切,開辟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沈陽農業大學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主題教育匯聚建設“全國一流、東北特色、沈農品質”高水平大學的強大力量。
學深悟透,在聚焦主題主線上夯實思想根基
“要堅持學習內容‘一體化’、研討交流‘深入化’、標準規范‘統一化’?!鄙蜿栟r業大學將學思想擺在主題教育首位,通過多維度立體式的學習方式,學深悟透。
突出層次全面學。在主題教育讀書班上,學校領導帶頭領學9次,在完成指定學習任務的同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26個二級黨委(直屬黨支部)、178個黨支部依托專題讀書班、“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開展學習實踐活動1068次,進一步激發學思踐悟“內生力”。
創新形式靈活學?!按蠹液?,我是領學人袁素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7月11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袁素賢作為第15位領學人領學黨的創新理論。學校還通過打造“理響沈農”——黨委書記領學新理論、“史海鉤沉”——沈農先賢創業精神回顧等系列專題欄目,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讓理論之聲響徹校園。
聯系實際深入學。4月16日,在沈陽農業大學卡力瑪水稻實驗站,農學院全體教師黨員開展黨日活動,聽院士作報告,開展現場教學,深刻感悟一代代沈農人矢志強農興農的情懷,增強助力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使命擔當。
真抓實干,在解決“急難愁盼”上踐行初心使命
帶著思考,聚焦師生關切,沈陽農業大學以點帶面開展“真心問計”大調研,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圍繞黨的建設、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領題調研,確定了20個重點題目和專項題目,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88次,問計于師生,問需于師生。
“目前,學校科研平臺難以滿足開展種業創新研究?!贬槍@一調研所得,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基本建設處等部門聯合攻關,啟動投資1.3億元的教育強國項目“東北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研究中心”建設。該中心建成后,將聚焦種業創新和種源“卡脖子”關鍵技術,挖掘重要基因資源,培育并推廣重要農作物和動物新品種,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創新性貢獻。
對于檢視出來的問題,當下能改的立即改、一時改不了的盯住改,不等不拖,見底出清。
建設新學生宿舍,解決學生宿舍條件簡陋和床位緊張問題;改擴建一、二、三食堂,建設“共享廚房”,改善就餐環境、滿足師生個性化需求;對部分樓宇及時進行改造,排除年久失修隱患……沈陽農大校園里,一項項面向關鍵問題的“定向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錨定目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主動擔當作為
以主題教育推動工作創新。在 “大學生+合作社”社會實踐基礎上,今年,沈陽農業大學打造了“四大員”實踐育人體系,引導大學生做理論宣講員、信息采集員、科技輔導員、專業研究員,助力鄉村振興。
以遼寧省鄉村振興高校聯盟為載體,開展黨建引領振興、鄉村振興示范引領、鄉村產業科技支撐等8項行動,探索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遼寧模式”。今年4月,學校牽頭承擔的農業重大項目開始實施,資金總額1.86億元,該項目的實施將提高粳稻育種理論和技術水平,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以學促行、知行合一。實施“十百千萬”行動,圍繞十個區域農業主導產業,組建百支團隊,選派千名專家,組織萬名學生,共同做好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在全省建設4個鄉村振興綜合示范縣、10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組織91個科技特派團、600余名科技特派員先后深入鄉村一線,全力實施科技供給計劃和鄉村服務計劃。
“學校將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沈農力量!”劉廣林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玉 通訊員 信東旭)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