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賦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做什么?

發布時間:2023-08-28 作者:俞國良 張哲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人民教育》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在我國,班主任作為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知識教育的“實踐者”,逐漸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生產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提供了現實支撐。

一、班主任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作為我國教育體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賦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建設中國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促進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快速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

從宏觀層面看,班主任的加入可以改善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主要體現在助推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上。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本就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體兩面,德育以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為基礎,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傳統德育的內容與范圍,把認識自我、處理各類人際沖突、調控負面情緒等學生的深層次發展問題納入學校德育與思想教育工作中。二者理應相互聯系且相互補充、彼此促進,然而在實踐操作整合中卻遇到了現實困境。一方面,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有著豐厚、優良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之相比投入不足、重視有限。另一方面,現代心理輔導與咨詢的技術和理論大多源自西方,導致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過分篤信西方心理健康的價值觀與理念,既缺乏對本土文化內核和德育傳統的接納與理解,又缺乏對學生德育工作的認同與尊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執著于盲目保持“價值中立”,存在著強烈的“去道德化”傾向,阻礙了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班主任可成為矯治這一現實困境的“名醫良藥”。因為班主任負責主持學校重點關注的德育工作,他們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學校將一部分德育工作內容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從而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和重視。同時,班主任有著“天然”的德育優勢,在接受一定的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后,可以有效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思路和工作視野,全方位整合二者的優勢,實現“以德育心、以心促德”,打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從中觀層面看,班主任的加入可以補充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一是師資隊伍的補充。隨著我國心理健康觀念的普及,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不斷提升,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單靠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無法全部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因此,以班主任補充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就顯得十分必要。他們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種人力資源創新解決方案,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設工作的時效性。二是工作方法的補充。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問題干預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心理輔導、心理咨詢,這是一種通過理解與尊重、接納與信任,幫助學生探索自己、釋放與調適情感、克服心理障礙的普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隨著班主任的加入,他們為學生心理問題干預帶來了新的工作方法,包括班會課、思政課、小組交流、社會實踐活動等。其本質都是通過強化行為、理論和思想傳播,將價值引導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相結合,通過輕松、活潑、客觀中立的累積效應,達到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態、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的目標。

從微觀層面看,班主任的加入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一是適應性發展。適應性發展問題指學生脫離原有熟悉環境,在一段時間內適應新環境時面臨的身心問題,如學習適應困難、生活適應困難、人際適應困難等。對新入學學生的調查發現,64.2%的人認為自己不再有高漲的學習熱情,51.6%的人不會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42.5%的人經常感到焦慮或緊張。班主任作為學生工作的一線人員,長時間陪在學生身邊,給予學生足夠的社會支持和安全感,滿足學生在新環境中被理解、受尊重、被支持的情感體驗和認知渴望,就能幫助他們順利度過新生適應期。二是個性化發展。雖然相似的年齡意味著學生擁有共同的身心發展特點,但共性中包含著個性。因此,提供適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班主任可利用工作方法、工作范圍等,詳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貼近學生的想法、得到學生的信任,有針對性地對每一位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的身心得到個性化發展。

二、班主任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責任

厘清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責任,能夠幫助他們明確工作邊界和工作職責,既有利于其開展實效性、針對性的德育工作,也有利于其幫助學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引導責任。這是基本責任,要求班主任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心理健康理論的不同視角,引導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首先要引導學生用心理健康理論知識理解和解決心理問題。具體來說,在學生經受危機和挫折后,可以基于認知心理學引導學生進行認知補償,通過滿足學生其他類似認知需求來緩解心理上的沮喪和不適;也可以基于精神分析理論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化解釋,消除或減輕學生因內心受挫導致的不安和抑郁焦慮,幫助學生維持自尊并保持心理平衡。其次要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知識理解和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在學生需要認識心理問題時,班主任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觀為指導,幫助學生認識到心理狀態和心理問題是發展變化的,不是靜止的,既不可能一直保持健康,也不可能一直處在不良情緒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理解問題。在學生需要解決心理問題時,要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各種誘發心理問題的要素,厘清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還要客觀看待誘發心理問題的各種條件,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認知和經驗臆測心理問題的成因。此外,還要幫助學生認識到一定的量變才會引發質變,要想保持心理健康,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時排解不良情緒。

(二)支持責任。這是關鍵責任,要求班主任依托自身力量,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學生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發展創造價值。一是以自身為榜樣支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這不僅是由于教師這一角色賦予班主任的立德樹人責任,更是由于他們自身的人格發展、行為習慣、情緒狀態等都會成為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在人生目標的制定、自我概念的確立、心理健康狀況的發展上爭相模仿。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會受到情感關系的影響,只有班主任與學生頻繁深入交流,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認同感、親近感,學生才會“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二是以自身專業知識背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大部分班主任并非心理學專業出身,依靠班主任多學科、多角度、全方面的融入,就能打破學科壁壘,改變以往人們認知中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職業化、專業化的刻板印象,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將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式、專業知識、理論體系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與時俱進、欣欣向榮發展。

(三)輔助責任。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責任,要求班主任作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做好統籌、協調、配合工作。當前,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著專業人員短缺的窘境,因此需要班主任輔助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一是輔助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班主任不僅是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心理危機發生前后的重要監測者和鑒別者。在沒有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班主任要把握好學生工作的使命,密切與學生的聯系,把握學生身心發展動態,最大限度減少學生心理危機的事故率和發生率。在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班主任要第一時間聯系學校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向其傳遞一手信息和資料,同時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初步處理,防止學生情況進一步惡化,為后續危機干預工作打下基礎。在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后,班主任要持續著重關注危機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根據其需要給予足夠的心理支持,并且與危機學生的父母、朋友、同學保持溝通,在保護其個人隱私前提下,為危機學生創造安全、舒適的心理環境。二是輔助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班主任在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時,主要是利用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對學生的發展性問題進行咨詢。在個體輔導中,班主任主要針對學生自我認知、人格發展、情緒調節、環境不適、學習困難等發展性心理問題進行疏導,以專業的視角和理論幫助學生緩解癥狀,促進心靈的成長;而對于精神分裂癥、神經癥等異常心理問題,班主任要及時向心理中心或精神專科醫院轉介。在團體輔導中,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群體的不同需求設計相應的團體方案和目標,以帶領者角色幫助學生在團體中感受、體驗、學習和分享,從而達到改善適應、消除癥狀、促進健康人格發展的目的。

三、班主任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使命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夠各司其職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班主任還必須明確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命。

首先是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公平。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更多學生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教育公平。但是,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學生和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公平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接受教育機會的公平,而是發展為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公平、內容的公平。為更好實現這一教育公平使命,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質量水平,深度挖掘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專業潛能。具體來說,一方面要加強專業培訓,努力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以更加卓有成效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接受專業督導,獲得更多專業支持和自我發展。調查表明,專業督導能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和自信心,幫助他們在工作中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做好準備,更熟練地使用篩查工具,減少向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求助的比率。

其次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能體現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落實、有標準、有反饋,體現在有針對性、有溫度、有實效地改善學生身心健康水平上。一項針對我國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元分析發現,在2010—2020年的十年間,我國學生自我傷害、睡眠、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檢出率呈現升高的趨勢。雖然班主任可利用自身與學生日常交往多、心理上更貼近、思想上更了解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但是要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更需要班主任從另一個角度詮釋這些優勢,即強調傾聽、保密原則,增強同理心。研究發現,當班主任以同理心去理解、傾聽,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觀經驗去判斷、定義學生時,學生會更加感激他們,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經歷,這有助于治療關系的建立。

再次是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融合。讓班主任成為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融合的主體,可從兩個方面推進。一方面,要將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融合中的主體地位落實、落穩。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要著力建設高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融合人才隊伍,構建以溝通能力、協作能力、情感能力、認知能力、管理能力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融合能力培養體系。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以家長需求的難點、痛點和熱點為主攻方向。必須緊盯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融合的任務目標和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其發展特點、趨勢和發展方向,在實際問題的處理中堅持以需求為導向,豐富、發展、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融合理論與實踐。

最后是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建設,需要以與時俱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支撐。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應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基礎,充分結合學生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對其心理生理的影響作用。在實踐中,借助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關鍵點,比如以和諧統一、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引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發展,以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理念指導學生的人際關系,以感念恩情、報孝親恩的準則改善學生家庭關系;借助傳統中醫“治未病”理念預防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建立“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開發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術和方法。另一個發展的關鍵點是要順應世界潮流,推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數字化。當班主任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時,可利用數字技術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識,通過網絡為學生搭建獲取心理健康知識、交流心理健康問題的主陣地;通過引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edX、Udacity、Coursera等在線課程開放平臺,幫助學生以最簡單的方式獲取國內外權威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資源。當班主任開展危機干預時,可通過數字技術更準確地測量評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如利用數字表型技術測量評估校園卡使用記錄、微信發送頻率、微博發文量等,實現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量化,捕捉其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征兆。

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遠。只要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堅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身心健康的建設者、接班人,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事業必將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領先世界的“心育”之路。

俞國良,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跨學科平臺首席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哲,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

《人民教育》2023年第12期,原題為《中國特色班主任制度賦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SUV|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爆乳在线播放第一人称|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潘金莲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 6一12呦女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