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蔣夫爾)日前,塔里木大學迎來建校65周年。65年來,塔里木大學在屯墾戍邊的輝煌歷史中砥礪成長,先后培養8萬多名畢業生,其中,85%的畢業生扎根新疆,68.5%的畢業生植根南疆,52%的疆外生源畢業生獻身邊疆。經過多年積淀和奮斗,塔里木大學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培養南疆干部人才的搖籃、服務南疆發展的教育“奇兵”。
塔里木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愛萍說,在6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塔里木大學培育出以“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為主要內涵的胡楊精神,成為教育戍邊的象征。塔里木大學深入實施“特色辦校”戰略,通過創建“胡楊工作室”和“胡楊黨支部”、評選“胡楊學子”和“胡楊教師”、舉辦胡楊文化藝術節等形式,用胡楊精神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讓胡楊精神在新時代繼續發揚光大。
“塔里木大學始終堅守教育戍邊初心,勇擔教育聚人歷史使命,統籌擴大辦學規模和高質量發展,千方百計推進新校區(東擴區)建設。5年來,辦學規模由1.4萬人增至3萬人,專業數量由57個增至85個,校園面積由2554畝增至3927畝,校舍面積由57萬平方米增至122萬平方米,辦學條件發生歷史性、格局性變化。”塔里木大學黨委書記趙光輝說。
據悉,65年前,為適應國家屯墾戍邊事業和開發塔里木盆地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塔里木大學的前身塔里木河農業大學在人跡罕至的大漠荒原宣告建立。就是這樣一所“在特殊的時期,在特殊的地方,用特殊的辦法創辦的特殊大學”,在國家經濟特別困難、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物質條件萬分簡陋的情況下,師生員工急兵團農墾事業之所急,緊扣新疆科技人才嚴重匱乏之所需,在“天當房、地當床、田野做課堂,手拿筆、肩扛鋤、大地寫文章”的半耕半讀中邊建校邊教學,邊勞動邊學習,實現了建設學校、生活自給和教書育人的“大豐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