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以來,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挖掘豐富的育人資源,“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成相結合,教育引導學生增強實踐能力、樹立家國情懷”,講好以社會大課堂為特色的“大思政課”。
突出黨建引領,創新專業實踐“大思政課”。學院黨委充分依托學科優勢,在方法路徑上不斷創新,打造了由“教師黨支部+研究生黨支部+企業黨支部”結對的“1+1+1”黨支部結對共建新模式。信息安全教研室黨支部與南瑞集團科東公司、信產集團普華公司、國能集團信控公司等多家電力行業央企開展合作共建,聯合開設《大數據分析及應用》研究生選修課,由校內老師和企業專家共同授課,選課學生人數已超過200人,將黨建工作融入專業教育,將專業教育結合工程實踐,讓學生走入社會、進入企業,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2022年,學院獲評特色活動示范黨支部創建活動“優秀組織獎、北京高校紅色‘1+1’展示評選活動優秀獎”。
推行科研指路,構建雙創實踐“大思政課”。學院通過“新生入學第一課”“中國科學家主題展”等主題活動,培養師生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學生科創氛圍逐漸濃厚:本科生研究生聯合組隊參與的科技創新團隊積極參與各類科技賽事,分別榮獲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一等獎、中國“AI+”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二等獎等榮譽。學院依托北京市高等學校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組建了具有豐富雙創經驗的教師指導團,分別帶領Hunters創新實驗室、能源互聯網團隊等7支學生創新隊伍,圍繞互聯網+、挑戰杯、西門子杯等賽事開展科創訓練。在此基礎上,學院以院士團隊、千人團隊為依托,積極鼓勵和帶動更多教師組建科研團隊,突出科研育人的功能。
服務青年成長,開拓志愿實踐“大思政課”。“社會實踐就要去我們青年人可以發光發熱的地方?!庇嬎?102班的史慧萱是“確山尋魂”紅色文化振興小隊的成員之一,她與團隊結合當地發展需求,制作了“云游確山”的首個虛擬VR線上展館——竹溝革命紀念館,一舉擺脫了依靠傳統網站用圖片做展示的宣傳困境,實現了線上線下、傳統媒體和移動端的同步觀覽,也實現了科技賦能確山紅色旅游零的突破,該項目獲得2022年首都高校師生服務“鄉村振興行”動計劃三等獎,2022年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成果展示其他類Top100。學院通過組織好寒暑假社會實踐的重點團隊,積極指導學生圍繞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開展社會實踐;每學期開設社會實踐培訓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實踐理論方法,以社會大課堂的力量助力青年成長成才。
活用網絡資源,推進線上實踐“大思政課”。學院充分依托學科優勢,各類網絡作品堅持主動發聲,師生共同參與,把網絡之聲、電力之聲和華電之聲融到思政教育中,構建了一套“1+2+N”全覆蓋的立體網格式思政工作平臺。在華電的網絡文化節中,工作室的原創作品多次獲獎。學院學生原創拍攝制作的《外賣風云》《歸來》等優秀作品廣為傳看,累計播放量達8萬余次,成為線上實踐一張亮眼的名片。學院網絡新媒體環境下關工委工作研究課題獲北京市一等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