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劉俊巖教授團隊的工作室,筆者就被井井有條、獨具特色的環境所吸引,一排屏風式透視書架既將學生和老師的區域進行了自然分割,又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整潔的工作臺、溫馨的暖光燈、簡約的裝潢,處處的精心設計都與劉俊巖愛生如子的“家庭風格”相得益彰。
“這樣布置能實現與學生零距離的溝通和指導,方便學生和老師教學相長。劉俊巖說。室內的每一處都是他親自設計的,書架上書籍的羅列,綠植的選用,合影、證書的擺放……都傾注著劉俊巖對工作的熱情和對學生的關愛。
劉俊巖關心學生成長,他利用為企業服務以及科研合作等建立起的信任關系,積極支持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熱心指導學生就業。自2001年以來,劉俊巖成功幫助近千名學生就業。
最初,他和學院領導一家家走訪,推薦學生就業。“多服務、多走訪,這不僅可以建立與用人單位的密切聯系,還能及時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從而更好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合格畢業生。”劉俊巖說。
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土木建筑學院從書記、院長到專業課老師、輔導員都一直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學院內部一起總結交流、共同協作,有組織地開展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幫助工作,這也是土木建筑學院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重要原因。
目前,土木建筑學院與駐濟大型建筑企業均簽署了合作協議,在以劉俊巖為代表的一批老師的“牽線搭橋”下促進了學院學生就業的良性循環。
除了幫助學生就業,為團隊困難學生提供“補助金”也是劉俊巖愛生如子的又一“法寶”。他倡導團隊老師共同設立了“319互助金”,資金來自團隊社會服務后的部分報酬,由學生掌管,方便困難學生靈活支取。這種互愛互助的精神在劉俊巖的團隊中一直延續傳承。
“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土木建筑學院黨委書記李超說,劉俊巖心系學生,關心學生的思想與生活,常與學生談心,在他眼中,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對每位學生的閃光點都如數家珍,同時他還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每逢節假日,劉俊巖常會帶領團隊老師和學生們進行團建活動,學生在充滿愛的氛圍里,發奮學習,追逐夢想。
任教37年來,劉俊巖始終工作在教學一線,他堅持以科研促教學,不斷推進教學創新,實現教學科研融合。他講授的土木工程施工課有深度、有廣度,而且生動、有趣。為了便于學生學好這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他親力親為制作了大量投影幻燈片以及百余條教學視頻。
在完成繁重教學任務的同時,劉俊巖還帶領研究生深入黃河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一線開展專業實踐,指導研究生在重大工程實踐中凝練研究問題,培養學生工程技術研發能力。
談到他的畢業生劉記帥,劉俊巖臉上洋溢著笑容。這位30歲就成為中建八局青島地鐵項目區域經理的弟子,求學時家境困難,在團隊的關愛和支持下發奮努力,學有所成。參加工作后他不怕苦、勇于擔當,成長迅速。土木建筑學院培養了一批在行業內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素質畢業生,還有許許多多扎根祖國重大工程建設一線的畢業生。
“教師是一份神圣的職業,如果當工程師,我只是一個人才,當教師,可以培養一批人才。”劉俊巖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劉珂珂 張婧)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