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11月29日,由上海師范大學與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教育強國:數據解構與政策重構”學術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北京大學語言學實驗室、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南開大學經濟行為與政策模擬實驗室、中國傳媒大學國家輿情實驗室、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大數據與教育決策實驗室等5家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試點)相關負責人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立足用數據描述事實,從不同學科視角闡釋教育強國建設的宏觀圖景、內涵特征、實踐路徑和政策供給。
北京大學孔江平教授介紹了基于分析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形成構成,探索構建中華民族語言文字共同體的大數據模型與實時檢測系統;清華大學張楠教授從政策信息學與政策智能的異同分析入手,典例性地介紹了政策智能的若干應用場景,并著重構建了基于研究生培養過程的數據監控框架;南開大學蔣殿春教授建議采用線上共享+線下學分貫通的制度設計,推進優質資源的共享,破解本科教學激勵困境和不同學校教師教學水平差異巨大兩個難題,助力教育強國的實現……
華東師范大學周傲英教授認為,人類要“駕駛”大數據,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需要從應用場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一體化推進部署。
上海師范大學校長袁雯教授在論壇致辭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不能簡單照搬照抄國外的模式,要從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角度去探索、去實踐,結合當前新一輪科技變革的維度去實驗、去構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