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劉海龍 王鵬)“看,這是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這是艾草,不僅能抗病毒,還能作為染料和食物;這是紫丹參、這是鳳仙花……”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十一小學的教師楊傳秀,一邊帶著孩子們認識中草藥,一邊介紹中草藥的特性和功效。該校結合勞動教育課程開展中醫藥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在勞動之余接受中醫藥文化熏陶。
近年來,蘭陵縣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當地實際,多元聚力積極探索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體系,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逐步構建起以“縣域宣講、活動實踐、多方共育”為重點的教育工作體系,營造了濃厚的全環境立德樹人教育氛圍。
蘭陵縣以宣講活動為切入點,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育人工作,組建了由名師專家、青少年學生、“五老”人員等組成的12個宣講團,并根據宣講主題需要及宣講人的特長優勢,立足實際需求,常態化開展各類宣講活動。
“比如為弘揚沂蒙精神,我們組織學生宣講團認真學習了解當地紅色文化,分別到魯南革命烈士陵園、蒼山暴動紀念館、銀廠慘案紀念地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童言童語’講故事活動。并拍攝制作成視頻,推送給全縣各學校,激勵廣大中小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蘭陵縣教育和體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任永生說。
2023年以來,蘭陵縣已組織網絡文明、中醫藥、家庭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題宣講60余場次,收看人數12萬余人。
同時,蘭陵縣根據《“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將勞動教育課程與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有機結合,大力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蘭陵縣教育和體育局與縣中醫藥管理中心聯合篩選了部分種植難度適中,適合在學校種植的十余個中藥品種,分批次在全縣中小學校園內開辟中藥種植園。蘭陵縣第十一小學等9所學校作為該縣首批中草藥進校園學校,積極引領廣大學生動手實踐,親身體驗中藥種植、采摘、加工等過程,努力實現育人目標。
“通過老師講解和種植,我先后認識了黃芩、藏紅花、陳皮、板藍根等20多種中草藥,并了解了它們的基本特性,我覺得中醫中藥文化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需要我們青少年努力去傳承和發揚。”蘭陵縣莊塢鎮初級中學九年級學生廖子碩說。
此外,蘭陵縣還立足縣情,依托區域現代農業產業基礎,不斷拓寬學生社會實踐渠道,讓學生走進蘭陵國家農業公園,了解參與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近距離感受科技與農業結合發展的魅力,豐富深化勞動教育內涵,厚植中小學生“三農”情懷。
蘭陵縣引導樹立“和美蘭陵從美好教育開始”意識,通過家長盡責、學校主導、政府保障、社會支持的方式,“家校政社”四位一體,著力建設全環境立德樹人協同共育模式,合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比如在促進學生身心協同發展方面,我們將心理健康工作重心前置,樹立預防大于干預的理念,依托公益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平臺,定期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測評,為每名學生建立電子心理檔案,預防心理問題。”蘭陵縣教育事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羿艷萍說。
同時,蘭陵縣堅持“開門辦教育”,堅持開展家校社合作共育,充分發揮衛生、民政、司法、婦聯、共青團協同育人作用,開展“法治進校園”“平安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構建全環境立德樹人新生態。
“我們還將充分發揮各類陣地育人作用,積極凝聚學校、家庭、社會、政府各方合力,努力為廣大未成年人構建起時時、處處皆育人的良好成長環境,五育并舉培養時代新人。”蘭陵縣教育和體育局局長佘沛強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