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紅馬甲,成為一名志愿者,走出課堂,接觸社會,鍛煉自己。”連日來,湖南省祁陽文昌中學2304班的唐蘊晨一大早就與同班的小伙伴鄧嵐清、段興瑞等,提前趕到祁陽市高鐵站,為來往的旅客提供志愿服務,給春運增添更多溫情。“一張張笑臉,一聲聲感謝,讓我體會到了付出后收獲的喜悅。”小志愿者唐蘊晨說。
春運期間,祁陽市深入開展“青春志愿行·溫暖回家路——暖冬行動”,該市200余名中小學教師及學生報名成為志愿者,分布在祁陽火車站、政務中心及各交通崗亭、汽車站、社區等人員集中地點,分批分組輪流開展行李搬運、咨詢指引、秩序維護、票務協助、政策宣講、應急管理等志愿服務,日均幫扶對象3000余人次。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觀音灘鎮夏樂村裕華水果采摘園。走進果園,滿園的橙香撲面而來。基地有200多畝,現在還有約1萬公斤冰糖橙掛在枝頭。”返鄉大學生潘佳樂化身網絡主播,努力給觀眾帶來完美的直播體驗。
春節假期,祁陽市大力推進“校友回祁”,積極吸引返鄉大學生、知名校友聚祁興祁,以“校友+人才”“校友+科技”“校友+項目”“校友+企業”“校友+教育”等方式,助推宣傳祁陽、服務祁陽、投資祁陽,助力鄉村振興和創新創業。
“常年順景福星照,歲歲平安合家歡”。祁陽市書協主席、白水鎮芙蓉學校書法教師何蘇組織部分書法愛好者來到學校、居民小區,現場揮毫潑墨,寫春聯、賞春聯、送春聯。一張張“福”字、一副副春聯到手,居民們喜笑顏開。“春聯寄托了人們對未來一年的美好希冀。我把孩子也帶了過來,讓他現場體驗傳統節日與藝術的氛圍,整個過程很開心!”青年教師羅陽說。
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中華志愿者協會“教育志愿公共服務平臺”,深入探索數字環境下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的新樣態,1月31日,祁陽市教育局舉辦“志教融合”志愿服務教師數字化勝任力提升項目啟動暨培訓會,進一步優化工作方案,組建培養本土專家團隊,為全市“志教融合”工作開展提供強有力支撐。“作為9所‘試點區域領航學校’之一,我們大村甸鎮中心小學結合實際,為師生設置了寒假每日勞動實踐、定期志愿服務目標任務,學校、家庭、社區協同育人并以數字化手段調度查看工作進展,打造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素養提升的新賽道。”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陳友亮信心十足。
“文明實踐進萬家,歡歡喜喜過寒假。志愿服務是師生參與社會實踐、成長成才的重要舞臺。”祁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恩鵬表示,該市中小學校正以大力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為契機,致力于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一批內容新穎、做法創新、成效突出的志愿服務育人案例,促進區域志愿服務數字化、規范化、融合化發展,打造祁陽教育志愿服務閃亮品牌。(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李新春 記者 陽錫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