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曹曦)2月2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哈爾濱組織召開“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國家驗收會。國家驗收委員會認為該項目突破了空間環境模擬及其與物質作用領域的系列關鍵技術,項目總體建設指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關鍵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裝置運行成效突出,科技與社會效益顯著,同意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立項的“十二五”期間重點規劃項目,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設,旨在聚焦航天領域重大基礎性科學技術問題,構建我國首個空間綜合環境與航天器、生命體和等離子體作用科學領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形成國際領先水平的空間環境耦合效應試驗研究平臺。
據了解,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是國家在東北地區布局的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對于提升黑龍江省航空航天領域原始創新能力、打造航天領域顛覆性前沿性技術策源地具有重大意義,也必將為黑龍江省加快推進航天產業發展、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產生重要影響。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杰才表示,該裝置對我國重大科技創新突破和產業轉型升級、相關技術體系構建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高端人才的培育與集聚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將不斷優化裝置技術指標,持續提高裝置科學水平,并依托該裝置有組織推進科學研究和發現探索,努力揭示更多深層次科學規律,加速形成更多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培養更多世界一流科技人才,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我國空間科學和航天科技發展的“卡脖子”問題,為我國實現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重大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