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家源)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單,重慶兩江新區禮嘉實驗小學校成為重慶市入選的6所學校之一。從當年僅有182名學生,發展到如今擁有兩所小學、三所幼兒園共4376名學生的教育集團,一所建校不滿5年的新學校如何實現快速發展?在重慶市兩江新區禮嘉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江均斌看來,數字化時代的教育創新與探索,讓學校發展彎道超車成為可能。
2019年,新校舍尚在建設之中,江均斌就在思考,要辦一所什么樣的學校?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教育的本質是把人培養成為更好的人,是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基于此,江均斌與團隊決定創辦一所面向未來的智慧新學校。
辦學初期,學校嘗試在一年級常態化開設編程課,一年之后,當時僅有182名學生的禮嘉實驗小學在各項編程比賽中獲獎超過100人次。
編程課形成一定的規模之后,江均斌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建設一個少兒編程教學基地:“學校有教師參與了重慶市人工智能和編程教育的教材編寫工作,加上學校有課程基礎以及禮嘉智慧社區的環境基礎,在與外部專家多次討論溝通之后,我們把打造少兒編程教學基地的想法升級為建設少年人工智能學院。”
建設少兒人工智能學院對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程只是一個單一的教室,打造少年人工智能學院要求我們在課程開發上更廣,在師資的覆蓋面上更全,在研究上更深。”江均斌說。
2022年,禮嘉實驗小學少年人工智能學院成功創辦起來。經過不斷探索,學校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少年人工智能學院建設體系:一核心,以學生的樂趣為核心;二考核,考查學生學習的滿意度和特長比;三課型,開發出常規課、社團課、特長課三種課型;四素養,旨在發展學生信息素養、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創新、社會信息責任等四方面素養;五中心,把少年人工智能學院打造成為AI人才培養中心、AI風采展示中心、AI主題活動中心、AI科創競技中心和AI科創師培中心。
“我們完善了少年人工智能學院的體系建設和實踐的相互支撐,把AI課程與各學科進行了融合,實現了多學科聯動,孩子們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江均斌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