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的高校畢業生預計超過1170萬人,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青年就業問題被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當前,正值春季校園招聘季黃金期,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認真謀劃布局,加力加快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強化政策引領,拓展崗位資源
為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創業,鼓勵畢業生盡早就業,各地各部門積極謀劃制定實施一系列支持就業創業措施,推動相關政策進園區、進企業、進高校、進基層,不斷激發企業用人積極性,拓寬基層就業空間,提升就業吸引力。各地方和高校繼續做好政策宣傳活動,傳播就業創業支持條件,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投身求職行動,盡早落實畢業去向。
崗位資源的開拓是促就業、穩就業的前提。各地各高校抓住春招關鍵期,深入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持續開展“萬企進校園”招聘活動,用好校園招聘主渠道,邀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助力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開展更加精準的供需對接。春季學期開學以來,各地各高校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8403場,參會企業16.1萬余家,提供崗位信息185.4萬余個,152.4萬余人次大學生參加。
近日,各地各高校春季招聘活動密集舉行。江蘇省教育廳開啟全省聯動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4月底前將完成20場春季招聘會,南京醫科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分別牽頭16場專場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甘肅省教育廳會同省工信廳、省政府國資委組織開展“省內重點企業進校園”專項活動,邀請171家省內重點企業進校招聘,爭取崗位7403個;北京市教委舉辦市級就業市場春季首場線下雙選會,春招階段將陸續推出“碩博專場”“建筑專場”“央企國企專場”等特色主題招聘活動。
深化觀念引導,精準就業幫扶
就業教育和觀念引導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積極求職心態,盡快投身求職行動,鼓勵畢業生主動投身艱苦地區、重點領域等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重點圍繞就業形勢、職業規劃、求職技能和行業信息等持續推出“互聯網+就業指導”系列公益直播課。截至目前,平臺面向2024屆高校畢業生已制作播出“讀懂招聘需求 強化面試準備”等16期直播課,累計觀看超2958萬人次。
江西省教育廳策劃“就業榜樣青年說”“就業榜樣人物”專欄,在江西教育電視臺播出,選樹就業先進榜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用身邊人、身邊事,感染和激勵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此外,聚焦學生實際困難,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認真落實重點群體畢業生“一對一”幫扶責任制,“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開展就業幫扶,確保有需要的畢業生得到有效幫助。
用好智慧平臺,工作提質增效
為優化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服務流程,教育部開通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提供在線簽約功能,方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在線簽約。為暢通信息渠道,便于為畢業生提供更為細致精準的就業服務,各地各高校也積極利用各類信息化智慧化平臺,在畢業生就業信息獲取、就業能力提高、就業相關手續辦理、就業精準幫扶等方面提供便利,讓“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打造“五隨時”智慧就業平臺。通過“精準推送”“智能印”“智能問答”“一生一策”“就業慕課”系統,實現“就業信息隨時收”“就業手續隨時辦”“就業問題隨時答”“就業困難隨時幫”“就業課程隨時學”,實現對就業工作的全流程賦能。
北京中醫藥大學建成“一網兩微多模塊”智慧就業信息平臺,設立就業電話咨詢“分診臺”,引入AI智能面試機、簡歷診斷器模塊,優化就業微課堂、困難生跟蹤幫扶系統及招聘精準推送等模塊內容,提升畢業生求職成功率。
幫助畢業生走穩走好就業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優化就業指導服務,開拓更多就業崗位。進入3月后,就業工作進入春季招聘關鍵期,教育部將部署開展2024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持續推出多項促就業工作舉措,全力促進2024屆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欣)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