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楊安)如果把原油比作麥子,把乙烯、丙烯等化學品比作面包的話,那么通過一項技術就可以把這種“麥子”省去磨成面粉的中間環節,神奇地直接做成供化工業使用的“面包”。這項技術就是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烴(UPC)技術。
日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烴(UPC)技術在北京發布,這標志著我國原油直接超級催化裂解制烯烴技術向產業化再進一步,將為我國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烴大規模工業化提供重要支撐。
近年來,隨著我國烯烴下游產業的迅速發展,國內對烯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產品缺口較為明顯。為此,國家鼓勵企業向上游烯烴生產環節擴大產能,解決國內的需求短缺問題。目前,烯烴主要通過三種傳統工藝路線制取:一是石腦油制烯烴,二是煤制烯烴,三是丙烷脫氫制烯烴(PDH),但都存在生產成本高、流程長、裝置多且煩瑣的問題。
“以原油為原料直接生產烯烴”可以完美解決上述問題,但該項技術一直被國外石油石化巨頭所壟斷,成為制約我國石油化工行業轉型的“卡脖子”難題。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催化反應工程科研團隊敏銳捕捉到其中的科研良機,迅速開展攻關,連續攻克了催化劑、反應器和再生器補燃等系列難題,完成中試實驗,于2020年8月同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原油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UPC)技術工業試驗與推廣許可協議》,共同建設工業試驗裝置,開拓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技術國內外市場。
2022年1月,5萬噸/年UPC工業化試驗裝置開車成功,截至2023年底已穩定運行11個月。“由于減少了煉油環節,縮短了加工流程,大幅減少了原油和能源消耗,具有短流程、高效率、低排放、化學品收率高等優點,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發展前景廣闊。”團隊骨干、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李春義表示。
據悉,此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啟業等專家對“UPC成套技術”進行了專業技術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東明石化的UPC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