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4月3日,復旦大學舉行“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國優計劃”)啟動儀式暨“一流大學的責任:培養面向未來的教師”學術研討會,53所全國知名重點中學成為復旦大學“國優計劃”意向合作學校,相關中學相關負責人擔任復旦大學“國優計劃”咨詢委員會委員。
2023年起,國家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選拔專業成績優秀且樂教適教的學生作為“國優計劃”研究生,在強化學科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系統學習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含參加教育實踐),為中小學輸送一批教育情懷深厚、專業素養卓越、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優秀教師。
作為首批試點的30所高校之一,復旦大學把推進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納入到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總體規劃。2023年秋季起,先行從數學科學學院、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等6個優勢學科院系開展試點,首批錄取53名推免生,從9個院系和科研機構二次遴選錄取20名在讀研究生,首批錄取優秀生源共計73名。
復旦大學把“國優計劃”的研究生培養作為學校探索學科交叉協同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試點,開展了系統的設計和培養創新,包括建設指向未來教師勝任力提升的課程體系,為“遷移而教”的教學方式,致力于“無縫銜接”的職業準備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未來教師”可以通過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做中學”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在真實情景中運用科學思維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校內組織的教學設計比賽,以賽促學,自主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建設。此外,學校還要求學生在實習實踐過程中,必須完成一門相關學科大學本科課程的助教工作,同時也需在基礎教育學校進行一學期以上的教學實踐,其間實行雙導師制。
據悉,復旦大學還將與長三角地區的市區教育局開展合作,探索建立“國優計劃”研究生訂單式培養制度,共同探索高校與區域共同推進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建設的制度和機制。同時,探索建設“大中小學科學教育一體化研究中心”,為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課程開發、教學創新和評價改革提供扎實基礎,并將這些成果輻射基礎教育學校和教師學習,為創設一個更好的科學教育研究和人才培養生態提供“復旦樣板”。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