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尹曉軍)近日,一場大規模的校園招聘會在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的操場上舉行。160余家企事業單位參加、用人需求3100余人,這讓該校2020級經濟與社會發展系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宋欣雨底氣十足、信心滿滿,“招聘會很暖心,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選擇。”
這份底氣和信心來自學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系統化綜合保障。長期以來,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強力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形成“人人重視就業、人人關心就業、人人參與就業”的“大就業”格局,實現了畢業生就業有渠道、有平臺、有環境、有保障。
每年,學校聚焦民族地區優勢和學科專業特色,通過訪企拓崗薦才、優化就業指導服務、強化重點群體畢業生就業幫扶等方式,持續提升畢業生就業崗位供給力、求職擇業行動力和供需匹配精準度。同時,積極引導畢業生通過政策性招錄到邊疆、基層就業。
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藏漢雙語)專業學生班么吉,家在甘肅省卓尼縣刀告鄉貢巴村英加山自然村,2023年11月,她報考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瑪曲縣供電公司,并成功通過面試,如愿就業,“我也渴望和其他人一樣,讓自己的青春在基層綻放絢麗之花。”
近年來,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深入推進“就業育人”工作,將就業指導教育與思政、學科專業、創新創業、實習實訓滲透融合,并實行“四年一貫制”專業導師制,從學生進校開始,專業導師就從學業規劃、職業規劃、人生規劃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就業指導課程是我們大學四年的必修課,其間,還舉行簡歷制作、生涯規劃大賽等一系列競賽活動,讓我們充分了解就業需求,提升自己綜合素質。”家住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歐拉秀瑪鄉的畢業生旦正才讓,今年3月成功與甘肅省農村信用聯合社簽訂就業協議,實現了從草原走出去的夢想。
眼下,正值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關鍵期,校園內各級各類政策宣講會、報告會、校園招聘活動“齊上陣”,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胡文海忙得一刻不停。“我們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大中型招聘會與小微型招聘會相結合,月月都有招聘會,小微型招聘會用人單位即來即開。”胡文海說,學校搭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向互選的線上線下求職平臺,多渠道收集發布就業信息,確保了就業服務不斷線。
實際上,民族地區院校畢業生就業牽動著多方的心。自2022年起,甘肅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工信廳、省政府國資委、甘南州人民政府等多部門聯合在甘肅民族師范學院舉辦“民族地區院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三年來,共邀請企業426家、提供崗位1.2萬個,畢業生就業落實人數和落實率實現“雙增長”,就業質量逐年提升。
學校還大力推進信息平臺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模式,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便捷服務和有效支撐。同時,建立完善“一生一師一冊”幫扶機制,針對重點群體畢業生實施重點關注、重點服務、重點推薦,積極幫助重點群體畢業生精準就業,并持續關注校友“職后”發展,提供職業咨詢、社招崗位等延展性就業服務。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高君智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對接社會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專業設置和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契合,拓寬學生就業“口徑”。同時,持續推進內涵建設,優化就業服務,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好雙向選擇平臺,全力保障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精準就業、高質量就業。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