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聚焦人民期盼,回應群眾關切,加強政策措施保障,加大人力財力投入,加快教育項目建設、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深入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讓教育公平的陽光灑向大地。
強基礎——解決“鄉村弱”“城區擠”
“鄉村弱”“城區擠”是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難點所在,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改善農村教學環境是關鍵。
缺什么就補什么,婁星區按照這一樸素的原則有序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
2023年以前,花山中心學校僅有唯一一棟教學樓,教室數量少,課桌椅使用時間久,磨損嚴重,環境十分簡樸,且學生的活動范圍也十分受限。
2023年9月,花山中心學校師生告別了“老、舊、破”校區。“這學期我們搬進了嶄新的教學樓,寬敞的教室里有很多綠植,我還有了自己專屬的儲物柜,學校的功能室也變多了,校園生活很豐富,幸福極了。”二年級的龍沐霖高興地說。
近年來,婁星區優先保障教育經費投入,在地方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堅持優先保障教育經費投入,已連續5年實現“只增不減”。持續加大學位建設力度,近兩年投資5億元,新建了吉星中學、大科小學、花山中心學校二期、婁底二中教學樓等項目,改造了華達幼兒園、婁底二中田徑場等項目,建成公辦學位15686個。
大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該區推動項目建設資金向農村學校傾斜,重點推進校安工程、農村薄弱學校改造、農村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建設及校舍維修改造等工程。近2年,投資5400余萬元建好了杉山中學、茶園中學、增橋中學等5所鄉鎮寄宿制學校,新增學位360個、床位1020個;投資290萬元,改造了雙泉、青農、義坪等9所鄉村小規模學校,整合了10所鄉村小規模學校。
強師資——解決“留不住”“教不好”
婁星區在優化城鄉師資配置方面出實招,不斷優化城鄉師資配置。
2023年,通過公開招聘、人才引進等方式共補充教師215名,同時,深入推進城鄉教師交流輪崗,從中心城區選拔96名優秀校園長、骨干教師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從局機關選派6名年輕公務員到基層學校掛職鍛煉,激發基層教育活力。
“從教6年,一直在農村任教,我熱愛教育,更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熱情奉獻在這里。”擔任新禾中心小學校長的90后顏睿智激情說道。
在保障教師福利待遇方面出實招,教師工資納入財政預算,教師人均工資待遇年平均比本地公務員高3%,鄉鎮教師的工資收入比城區同職級教師高出20%,在評優評先、晉級晉職、職稱評審等方面向一線教師傾斜。
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方面出實招,以語、數、英、音、體等12個名師工作室為主陣地,依托“教研+互聯網”平臺,堅持“送教下鄉”與“在線教研”相結合,推進“名師領航”“名師護航”“名師傳幫帶”工程,輻射引領教師12000余人次。
強質量——解決“唯分數”“唯升學”
“金木水火土,你出局嘍!”課間十分鐘,大科三元小學走廊上傳來陣陣歡笑聲,他們在玩學校新“開發”的游戲項目——多彩地面游戲,讓孩子在玩耍中完成作業,鞏固知識,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目的。
近年來,婁星區多措并舉優化教育生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破除“唯分數”“唯升學”頑疾。
強化“五項管理”,壓減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實行“無紙筆”考試,課內減負落到實處。同時,課后服務豐富多彩,實現了“課后服務”全覆蓋,構建了“4+1”課后服務模式,組建了演講、朗誦等50多類社團或興趣小組供學生自主選擇。
加大校外培訓整治,開展了10輪校外違規培訓專項整治,查處違規培訓機構112家,查處隱形變異培訓12起,辦理各類校外培訓投訴件65件,119家合法培訓機構全部納入監管平臺,實行網格化管理,成功申報湖南省第一批校外培訓綜合治理改革試點項目。
該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婁星區將繼續邁著堅實的步伐,全力推動城鄉教育資源優勢互補,大幅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有效提高鄉村學校整體辦學水平,讓城鄉教育更加接近優質均衡。(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楊定文 謝晴 李奕 記者 陽錫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