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梁丹)孤獨癥兒童的融合教育不僅僅事關教育高質量發展,更關系著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在區域孤獨癥兒童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探索中,海淀區特教中心主任、北京市健翔學校校長、正高級教師王紅霞主持完成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重點課題《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生態支持系統建設的研究》。4月28日,北京市海淀區特殊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以下簡稱“海淀特教中心”)召開成果公報會,介紹課題相關成果。
據了解,該課題小組成員涵蓋巡回指導教師、行為指導教師、資源教師、隨班就讀教師、特教助理等教師,形成了多角色參與的課題研究模式。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還以研帶訓,深入實踐、凝練總結,培育發展了“以巡回指導教師和行為指導教師為指導,資源教師為骨干,隨班就讀教師為主體,特教助理為輔助”的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教師隊伍。
在課題推進過程中,課題組積極聯動學校、殘聯、街道、企業、家庭等多方,共同為孤獨癥兒童構建系統化、生態化的融合教育環境,實現了“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多方聯動的協同育人、互聯共融的局面。
此外,海淀特教中心還以群體課題參與的形式以點帶面,扎根海淀,輻射河北保定、河南濮陽、海南儋州等20余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帶動20余所子課題校共研共商共進,輻射引領效果顯著。
在現場,記者看到,課題組多年心血匯集而成的研究成果專著《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生態支持的本土化實踐創新》,這本專著凝聚了以孤獨癥兒童需求為核心逐步構建本土化生態支持系統的過程,融合了特殊教育與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
王紅霞表示,一直以來,海淀區教育“兩委”高度重視孤獨癥兒童教育,海淀特教中心以課題為抓手,以研代訓、以點帶面、以生為本,創新探索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生態支持體系,“未來,我們將繼續鞏固拓展課題研究成果,建立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生態的長效支持機制,用心用力用情解決孤獨癥兒童家庭急難愁盼問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