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節到來前夕,在湖北省孝昌縣白沙鎮廟灣龍村龍金娥自家農田里,一群大學生正有模有樣地在田里割草撒肥播稻種。
他們是來自湖北工程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校團委和新技術學院的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退役大學生。因前幾日到白沙鎮開展社會實踐下鄉活動,他們得知村里有位叫龍金娥的大娘,二十多年里一邊種田養家,一邊獨自照顧兩位患病老人。
“久病床前有孝女”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了學生們。得知龍大娘正為十幾畝田地的春播發愁時,大家立即向學院黨委匯報,主動請纓組建以學生黨員和退役大學生為主的助農小分隊,希望能到春耕一線幫龍大娘做點什么。院黨委高度重視,黨委書記王銀芹立即聯系白沙鎮,表達大學生學農助農意愿,希望能在鎮黨委支持下直接到田間地頭春耕一線開展勞動課實踐。
白沙鎮黨委書記黃克英得知情況后,迅速安排專人對接,并請了經驗豐富的老農現場指導。兩個學院組成的大學生助農小分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攜帶著王銀芹和唐一純副書記個人捐贈的化肥,直赴春耕春播現場。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有的挽起褲腿,有的自帶水靴,跟著龍大娘和老師們邊學邊干,很快就掌握了割雜草、撒肥、播種等生產技巧。勞動中,學生們不怕臟不怕累,一會兒工夫就播下了一片,龍大娘和在場村民都夸贊不已。
學生們紛紛表示,自己雖從沒干過農活,但今天干起來不僅感覺不到累,反而非常開心,因為能真正幫上農民做點實事,感到很新鮮也很有意義,不僅從實際勞動中學到了很多農業生長知識,增長了見識,還真正體會到勞動的艱辛,今后更要愛惜糧食、杜絕浪費。
“這不僅是一堂難得的勞動課、體育課,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學生們不怕累、能吃苦、肯吃苦的勞動狀態完全超出我的預料,一整天烈日下的高強度勞動竟無一人叫苦叫累,更沒有一個打退堂鼓!我們一定要把這堂課堅持做好!”王銀芹深受感染,當即與白沙鎮黃克英書記商定,就在這一片農田上共建大學生勞動課實踐基地,專門開設扶農助農勞動實踐課程,把大學生助農幫農常態化長期化,不僅幫種還幫收,更要借助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數字媒體等專業優勢,助力白沙農產品營銷推廣,實現從耕種到收獲到銷售的全環節幫扶,把農業生產現場變成最好的人才培養綜合課堂。
看著即將播種完畢的田地,龍大娘既高興又心疼,抓住學生的手再三表示感謝:“這長滿毛蠟的田,不說種,就算只是割掉這些又高又密的毛蠟,我至少得十幾天,不是你們來幫忙,我都打算放棄耕種了。太謝謝你們了!”學生們開心地告訴她,今后這里就是自己的勞動教育課堂,不僅收割也會來幫忙,而且會經常來年年來。他們臨走還與大娘約定:收割時我們再來,還要一起品嘗自己親手種下親手收獲親手制作的農家飯。(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程墨 通訊員 談太輝 陳幸子 尚紫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