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豐雷)剪紙、下圍棋、踢足球、科技制作……放學后,河北省渤海新區黃驊市黃驊鎮孫村學校熱鬧不減,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參加。如今,該校結合本市非遺特色項目開設的渤海漁村剪紙、科學技術、舞蹈等課后服務課程,滿足了學生多樣化需求,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渤海新區黃驊市始終圍繞“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總目標,多管齊下,努力實現“雙減”不停步、“提質”加速度。
在開展課后服務工作方面,該市統籌推行“5+2”新模式,即每周5天開展以“基礎服務+拓展服務”為主的課后延時服務,學校制定彈性離校機制,放學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采取“固定托管+延時托管”模式,解決“四點半”難題。
在保留傳統課后服務項目的同時,該市積極推進“地方特色”進校園。呂橋鎮結合當地“武術之鄉”特色,開展“武術進校園”課后服務活動,9所學校近1000名學生樂在其中;市第二中學開展了“民間藝術家進校園”活動,與渤海新區黃驊市詩詞協會、朗誦協會、武術協會、黃驊電視臺播音協會“牽手”,聘任專業人員擔任課后服務校外輔導員,開設了詩詞、國學、口才、象棋、茶藝、武術和跆拳道7門課程,進一步拓寬了課后服務領域……全市各學校多元化課后服務,為學生全面成長和個性化發展賦能,實現了“雙減”落地落實。
目前,全市109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已實現校內課后服務全覆蓋、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覆蓋和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真正減輕了家長經濟負擔和學生課業負擔,讓孩子們“玩”得開心、“學”得快樂。
“實驗小學嚴格按照三級規定制度實施,包括作業校內公示、審核管理和過程評價,并由教務處每周進行督查。鼓勵小學科布置適量的實踐性作業,研究并推廣學科融合性作業,豐富了作業形式。”一次交流會上,市實驗小學校長邵建蘋分享工作經驗。
在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前提下,不斷創新作業形式、內容、過程與評價,通過“巧”設計提升作業“效能”……黃驊市教育局多措并舉,通過行政推動、學校主動、社會聯動、特色帶動等形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精準調控作業量,推動作業設計更開放、多元。
另外,市教育局建立了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問題預防、發現、查處三重機制,開展治理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暨打擊校外隱形變異培訓“清風肅紀”專項行動,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和校外隱形變異培訓等違規辦學行為進行集中治理。同時,將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防范納入社區街道網格化綜合治理,建立完善了市縣為主、鎮街巡查、網絡覆蓋的工作體系,加大對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防范治理力度。
“我們將持續做好‘加減法’,不斷夯實學校教育主陣地,從嚴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確保‘雙減’工作落地落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教育局局長何壽彪表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