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遴選單位,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入圍“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近年來,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創新學習形式,通過“三融合”的工作方法,把黨建工作貫穿于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等工作,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的實效性,推動學院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與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愛糧節糧,從你我做起,共同守護糧食安全。”世界糧食日這天,管理學院黨支部把黨課開到了南寧市賓陽縣古辣鎮大陸村的田間地頭。支部教師黨員、學生黨員參觀了農業科普文化教育展廳、賓陽文化展廳、賓陽優質稻全產業鏈智能管理平臺,了解現代農業物聯網的發展狀況。學院副院長、學生黨支部書記常榮榮為學生講授“做糧食守護者”專題微黨課。
這是該學院黨支部“行走式”課堂的具體形式,通過以講帶學,提升青年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該學院黨支部采用“立體式”課堂、“沉浸式”課堂、“走心式”課堂,以行踐學,以展促學。
“古辣鎮大陸村聚焦農業產業現代化和產業融合發展,我們黨支部把黨課開在這里,更能讓學生黨員直觀地感受到農耕文化、生態農業的發展,增強作為‘糧食人’的責任擔當。”常榮榮介紹,黨支部全體黨員還走了12個廣西的紅色教育基地,利用廣西的紅色資源,在學院公眾號上錄制并發布了黨史學習教育領航學習系列活動——“輔導員對你說”系列學習專題8期。
學院還在公眾號上錄制并發布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系列微黨課——“輔導員對你說”系列學習專題,引導管理學院的青年學子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黨建與團建相融合
2023年以來,大三的學生黨員潘愿齊作為“七號室友”,她需要經常到新生宿舍開展學習活動。潘愿齊說,“從新生一入學,我作為‘七號室友’要負責接他們入學,入學后,我會經常去宿舍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做好學弟學妹和輔導員間溝通的橋梁。”
管理學院黨支部為每間新生宿舍安排一名優秀的學生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做“七號室友”。“七號室友”還要做好本寢室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輔助及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引,將寢室打造成理想信念教育、黨建育人、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業交流的陣地。
創新開展“七號室友”特色黨建項目,該黨支部開展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黨員四級“一幫一”服務活動。通過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建立黨員聯系團員的“幫導”“幫教”“幫困”的“三幫”制度,實現共同進步,在“互聯網+”“挑戰杯”比賽中,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員等組成的團隊,獲自治區一等獎三項,二等獎八項,三等獎十余項。
該黨支部還通過黨建帶團建,以“紅色星期二”為載體開展“黨史青年說”“二十歲遇上二十大”等系列主題活動,引導青年學生感悟黨的百年榮光、汲取奮進力量。學院還開展“入農村”“走基層”“進社區”等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引導上千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
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相融合
“開展一次制作簡歷大賽、一次模擬面試、為即將離校實習學生準備一套職業裝、拍一張證件照……”為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每到畢業季,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就組建就業攻堅服務隊。支部書記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帶領支部黨員廣泛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近三年走訪用人單位250家,新開拓就業崗位3600個。
近年來,該黨支部通過“五抓三心三融合”工作路徑發揮學生黨支部在教育黨員、團結學生、攻堅克難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支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并且,強化黨建引領教學業務,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逐漸培育了一系列黨建工作特色品牌。
在開展特色心理育人活動方面,該黨支部構建了“學院—輔導員—心理委員—宿舍成員”四級聯動服務體系,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支部黨員指導學生參加生命教育主題班會、朋輩心理主題班會、大學生心理微電影等,榮獲自治區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為打造讓學生開拓視野、啟智增慧、提升素養的成長平臺,該黨支部開展“行紅色足跡,筑青春夢想”資助研學活動,引導受獎助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見識、增才干、作貢獻。該支部黨員還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全區職業院校“技能成才強國有我”主題教育活動,以及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競賽、“互聯網+”競賽、“挑戰杯”競賽等賽項。
開展黨支部積極“進課堂、進宿舍”,學院通過黨員輔導員每周走進課堂至少1次,“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讓黨員教師不僅可以提高并更新自身的理論知識,及時與學生開展談心談話并進行“一對一”輔導。(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高潔 姚佳佳)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