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林煥新)5月15-19日,2024“黃河風采 天地之中”沿黃九省少年兒童校內外教育協同創新研討活動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
中國兒童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苑立新在致辭中指出,要發揮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各自優勢和作用,豐富校內外課程和活動中的本土元素,持續加強學校之間、校內外之間的教師交流、學習和借鑒,依托沿黃九省校內外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在地文化資源優勢,匯聚校內外優秀教師力量,共同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富有創新精神的教育環境。
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林亞表示,要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學生,學校教育要加強學科間的聯系,打破學科間的壁壘,為學生提供將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并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
河南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會云提出,河南省婦女兒童發展中心是河南校外教育的主陣地、主力軍、排頭兵,要責無旁貸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扛穩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歷史責任。
隨后,由水利部普法辦、黃河水利委員會指導,中國兒童中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傳媒集團等單位共同主辦的“少年黃河說”系列活動啟動。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慶治以《對黃河文化的生態意涵與國際傳播》為題進行分享。他指出,不僅要重視上游地區的生態安全文化、中游地區的生態農業文化、下游地區的生態工商業文化等表現形態,還要關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涌現的國家公園創建、生態文明示范區實踐和生態農牧業新經濟業態等實踐形式。這些都構成了進行黃河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內容。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薄存旭以《黃河文化的教育活態轉化與發展》為題作分享。他表示,要聚焦黃河文化的核心要素,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融合當地歷史文化特色,推進黃河文化育人的協同育人機制,開發和實施高質量的黃河文化育人課程,有機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落實。
該活動由中國兒童中心、中國教育學會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分會、河南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河南省婦女兒童發展中心、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承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