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教育部發布2024年高考預警信息

發布時間:2024-05-30 作者:林煥新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高考是廣大學子人生中的一次大考,關系考生切身利益,備受社會關注。2024年高考臨近,廣大考生正在積極調整狀態、從容有序備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卻受經濟利益驅使散布涉考虛假信息、販賣制造焦慮,甚至實施詐騙、誘導考生考試作弊,嚴重擾亂考試招生秩序。為此,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整理了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典型案例,并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務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做到誠信考試。

案例一:2023年高考前,有不法分子通過QQ群等渠道向考生承諾將在高考考試期間向考生傳遞答案,考生只需將電子設備帶入并將題目傳回即可。經教育部及公安部等相關部門聯合快速偵辦,成功在考前打掉相關犯罪團伙。

教育部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試題、答案的”,都屬于違法行為。《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對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研究生招生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中組織作弊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行為,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教育部提醒,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會同教育部門,對各類涉考違法犯罪活動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提醒廣大考生,一定要增強法律意識,知法守法,不要一時糊涂,抱憾終生。

案例二:某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美術與設計學專業統考中,兩名“助考”中介人員找了一名大學生,為一名考生進行替考,被警方抓獲。兩名組織考試作弊者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8個月和3年2個月;替考大學生犯代替考試罪被判處拘役5個月,緩刑1年。

教育部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的”,都屬于違法行為。

教育部提醒,近年來,一些新技術手段逐步被用于國家教育考試管理,嚴防替考等舞弊行為。高考成績雖然重要,但誠信的品質關系人一生的發展。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蠱惑,更不要心存僥幸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以身試法終將“自食惡果”。

案例三:2022年高考期間,某考生避開入場安檢,違規攜帶手機進入考場,開考后拍攝試卷發至QQ群尋求解答未果,并被公安機關第一時間依法查獲。依據相關規定,違規考生被嚴肅處理。

教育部指出,《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明確規定,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其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階段、各科成績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規定,考生在國家教育考試中攜帶或者使用考試作弊器材、資料,情節嚴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教育部提醒,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部署開展高考手機作弊專項治理,通過加強入場關、監考關等方式,堅決防范利用手機等高科技器材作弊。考試期間,所有考生均在標準化考場、全程視頻監控下參加考試;考試結束后,考場視頻錄像也會進行集中回放審看。考生應自覺遵守考場規則各項要求,服從考務人員管理,拒絕攜帶手機等違規違禁物品,遵守考試紀律。輸了一場考試不重要,輸了自己的人生才是得不償失。

案例四:某省家長收到一串不知名號碼發來短信,隨即又收到住校的“女兒”信息稱,想報名參加某知名大學開設的培訓班。家長愛女心切,與一個負責培訓事宜的“張老師”建立了聯系,“張老師”稱交足30萬元能“保送”至此名校。之后“女兒”和“張老師”兩面夾擊,以各種理由催促交錢,共騙取18萬元。

教育部提醒,高校招生錄取有嚴格的工作流程。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招生”“花錢保送”。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以“花錢能買大學名額”“特殊渠道錄取”等為幌子的行騙。要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對于某些不良培訓機構與不法分子的虛假宣傳。考生與家長切勿輕信蠱惑,以致上當受騙,造成財產損失,貽誤寶貴的復習時間。

案例五:某省一考生因與同學關系不好,利用同學的準考證號非法篡改高考志愿,導致同學受到影響。公安機關對該考生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省招辦決定讓受害人重新填報志愿,以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

教育部提醒,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試,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至關重要。考生們應謹慎保管個人準考證號、登錄密碼等重要信息,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個人信息泄露給他人,防范不法分子違法利用信息,侵犯個人權益。

案例六:2023年高考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后,有輔導機構及部分網民發布部分試卷圖片,自稱“考前押中試題”,被疑泄露試題。經公安機關偵查,查明系惡意編輯“占坑帖”。其考前在有關平臺發布無關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試卷內容替換原有內容,帖子時間仍顯示為開考前,造成疑似考前泄題的假象。

教育部提醒,律師和專家提示,如果考生惡意發布此類信息,除違反了考試紀律之外,還涉嫌違法,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犯罪。如果培訓機構或其他人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發布“占坑帖”的方式,虛構考前能獲得試題或者“押中真題”的信息,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則涉嫌構成詐騙罪。考生切勿為了娛樂他人,最后“愚了”自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林煥新)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影视|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硬少妇毛片|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久久这里的只有是精品23|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欧美日韩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热6|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