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齊林泉)在學生農場里,西紅柿、黃瓜、西葫蘆、扁豆等菜苗長高了很多,小農場里還新增了玉米、小麥等很多新品種,北京市育英學校的孩子們在這里澆水、松土、除草,生機勃勃的小農場已經成為學生開展農業種植活動的實踐樂園。
5月30日,北京市海淀區推進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建設現場會在北京育英學校舉行。此次現場會主題為“科學勞動融合共促學生全面發展”。會議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海淀區教育委員會承辦,中國教育報刊社培訓中心、北京市育英學校、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中心、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等多家單位協辦。
北京市育英學校校長趙佳及學校團隊帶來以“全面實施勞動教育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題的精彩展示和匯報。趙佳表示,勞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遵循。育英學校的勞動教育堅持守正,也在不斷創新,13個課程群,形成勞動基礎課程、勞動拓展課程和勞動自研課程的三類勞動課程結構,在勞動課程的基礎上加上濃重的科學元素,學校用220余萬條評價數據記錄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并形成了“科學+”勞動課程。
海淀區教委副主任趙霞作了海淀區全面推進“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建設工作報告。她表示,作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要從戰略高度正確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方向定位;從實踐廣度拓展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路徑;從未來發展創新新時代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體系范式,扎實推進勞動教育各項工作。讓海淀勞動教育真正成為全國的經驗。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一處處長周凱認為,勞動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作為勞動教育的主要實施場所,制定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頂層設計,不僅能確保勞動教育科學性、系統性和有效性,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綜合能力,對提高勞動教育質量和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武凱表示,首先要提高站位,切實提升勞動教育在立德樹人中重要作用的認識,二是扎實推進、不斷深化和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創新教育途徑和行動路徑,將教育和學生的個人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要協同發展,不斷將新時期的勞動教育工作引向深入,面向未來,用好區內外的優質教育資源,持續推動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和載體創新,積極推進智能化系統技術在科技+勞動教育中的垂直應用,利用科技賦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智慧,幫助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為海淀當好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建設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貢獻力量。
與會人員先后參觀北京育英學校校史館、生物拓展基地、高鐵實驗室等地,全面充分了解育英學校新時代勞動教育和科技教育的開展情況,賡續紅色勞動教育之路,傳承先輩勞動精神血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