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6月12日,面容逼真、表情生動的虛擬主持人“職無憂”亮相北京市朝陽區“數智融合·構建職業教育新生態”主題論壇,讓論壇焦點話題——“數智時代,職業教育該如何應對變革和挑戰?”變得直觀而深刻。
本月是北京朝陽區教委啟動職業教育宣傳月。面對人工智能以及大模型等技術的飛躍進展,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聯合主辦的“數智融合·構建職業教育新生態”主題論壇在北京電氣工程職業學院舉行。現場,科大訊飛北京教育市場部總經理劉暢帶來了題為“數模融合,國產大模型在教育應用的實踐探索”的報告,深入分析了國產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和實踐案例。北京師范大學鄭勤華教授、首都師范大學朱永海教授和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霍麗娟所長分別就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基于AIGC的自主學習提問設計及效果實證、新時期職業院校辦學能力提升等議題進行主題演講。
在中高職院校數智應用實踐交流環節,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子錚以“匠心樹人,數智賦能”為題,分享了高職院校在數智應用實踐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北京市電氣工程學校的馮佳老師作為中職教育的代表作主題發言。
論壇的最后環節,北京市求實職業學校、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北京市電氣工程學校分別進行了中高職合作、校企合作、國際合作項目的簽約儀式。
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面對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職業教育應主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變革,緊盯產業鏈條、市場信號、技術前沿和民生需求,不斷整合優質資源,才能推進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推動職業教育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