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如何實現拔蘿卜、收蘿卜?無人機和無人駕駛車是如何設計和操作的?RoboMaster競賽機器人是如何對抗的……
近日,長春理工大學的“專業開放日”活動迎來了600名來自各個專業的同學。在專業教師和學生社團負責人的帶領下,學生來到了光電工程學院的中國光學學會科普教育基地、機電工程學院的校企合作中心和法學院的模擬法庭,在那里他們了解到了前沿科學技術和生活法律知識,感受到了不同專業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透過新的視角去觀察世界,增長見聞。
在機電工程學院的校企合作中心,機械創新社團為學生演示了無人機、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蘿卜收割機吸引學生們紛紛駐足研究。“如果遇到不同大小的蘿卜,這兩根棍子怎么調整間距?”“蘿卜收到后面裝置里時如何防止磕碰?”同學們一邊參觀一邊提問,提出各種改進的想法。無人機的原理也受到學生的關注,看著學生自己組裝調試的無人機升空的那一剎那,現場爆發出陣陣驚嘆。
在光電工程學院的中國光學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學生走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的科創專區,講解人員介紹了光電工程學院“人工智能與光電檢測實驗室”“長理光學聯盟”“羽良工作室”“機甲大師實驗室”“光電科技協會”“探測與信息工程系創新實驗室”6個本科生創新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競賽成果,涵蓋了包括深度學習、圖像識別、人工智能等光、機、電、算多學科領域,包含了科普、實踐、創新、科研等多方面的成長歷練。機甲大師實驗室成員展示了經過一年日夜奮戰制作出的三臺RoboMaster競賽機器人,緊張刺激的對抗戰斗畫面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精神振奮。
“砰!現在開庭!”隨著一聲響亮的法槌敲擊聲,庭審正式開始。本次庭審是將一起真實的工傷保險待遇合同糾紛案件請進校園進行現場庭審。參加活動的200名學生首次接觸到真實庭審,不僅近距離感受到法律權威,被神圣莊嚴的庭審過程深深震撼,還從中學習了工傷保險、合同糾紛相關的法律知識,為未來走入職場初步奠定了法律基礎,堅定了做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的合格公民的信念。
“專業開放日”活動是長春理工大學心理育人模式的全新實踐探索,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以及對思維和人格的塑造作用,通過專業開放,促進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交流,拓寬視野,開發潛能,增強學習和自我探索動力,解鎖更多的職業發展路徑。
來自物理學院的劉同學在參加完活動之后表示:“之前對機電專業的印象僅限于機床、工具制作等,參加了今天的活動之后,對這個專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尤其是它在農業生產等領域的貢獻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而且我也看到了我們兩個專業在研究和應用方面的交叉點,拓展了我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認識。”
今年以來,學校啟動實施“心有暖陽,向光而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五育潤心”協同育人行動。為了達到“以智慧心”的育人目標,學校積極推進文理滲透、理工融合等多種形式的學科交叉活動,以科學素養賦能學生心理成長,引導學生將自我成長與社會發展、自我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李瑩 通訊員 肖夏 賈惠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